夜半始读书
作者: 薛启航
读书,总是在夜深之后。并不是特意选的时间,而是被某些客观因素所逼迫。但长此以往,倒也体验出了许多不同的味道,有些使我受益终身。
夜静方能读
我所在的城市,不同于其他夜市经济发达的城市,是一座入夜即静的城市。最适宜结束了白日的琐事与烦恼,于夜静时读书的城市。
于夜静中读书,才最利于沉浸书中,以心灵状态体悟书中磅礴涌来的感情与思想。同老人与大海搏斗,成为不畏自然与挫折的英雄;同西门进入六道轮回,成为一匹驴、一头牛、一只猪、一条狗、一只猴,最终转世为人,体悟生死疲劳;同黑塞化为城市中的那一匹荒原狼,找寻精神的拯救……当静夜领我进入作者内心,成为真正的角色,才有如此丰富的体验,灵魂为之受洗。
心为夜读愈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不管是年轻人抑或中年人,只要还生活于社会中,总会被裹挟着“向前进”。麻木于日复一日的机械生活,灵魂逐渐迷失方向。深夜,是最后可自由驾驭与自我疗愈的时间。
当春光降临,在淅淅夜雨中读书,可以在梅雨季嗅到纸页带着阵阵香味的潮湿。当夏日炎炎,夜半的蝉鸣划破天际,徐徐凉风吹过书页,耳边响起的将是自然为纸张合奏的乐章。当秋高气爽,望向空中的那一轮明月,不由高声诵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诗句。当冬日寒气来袭,南国夜的湿冷刺透衣装,翻页的手指被冻红,却不禁莞尔——可比“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的宋濂幸福。
思想补灵魂
人的灵魂,或许在出生之际并不是完整的——一个只懂得生物本能的灵魂怎能称为完整?不全的灵魂由什么弥补?思想。故而人的灵魂分高低贵贱,思想充沛而高尚的灵魂注定高于思想贫瘠而低贱的灵魂。
夜读时分,便是我汲取各方思想提升自我修养的时间。从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启蒙运动三杰”,从儒释道墨法到阳明心学,采其中精华夯实灵魂之基;从韦伯到尼采,从马克思再到罗尔斯、诺齐克,新时代的思想涤荡着我的灵魂,对于公平正义与自由重新解读,随着对社会、政治、个人的理解逐渐加深,我正慢慢成为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夜半始悟道
夜半,正是阅读自己的绝佳时机。
在拥有夜读习惯之前,我时常迷惘,想得太多而阅读太少,因此,对世界充满疑问与不解。对矛盾如何解决没有任何头绪,常束手无策,感知不到未来,只是胡思乱想,找寻不到人生的意义。而当夜读的习惯逐渐养成,我豁然开朗,我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学到的知识一一对应,将许多问题解决,让许多目标明确。我知晓了西西弗斯不断上推注定要滚落的巨石的意义,于是我也不断将巨石向我的山巅推进,不断向没有尽头的山中迈进,再迈进。
尾声
至此,夜读于我已不再是一种兴趣,而是成为我活出第二精神空间的通道。诚然,我仍须精进,如果能将夜读的所有养分融入生活的角角落落,那么我的肉体、灵魂与精神才会真正融为一体。
指导教师:刘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