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丰富”成就高分作文

作者: 张永飞

在高考论述文写作过程中,我们往往强调说理严密,结构清晰,理性思辨,这道理固然没错。但倘若一篇论述文仅仅是在干巴巴地说理,而缺少充分的论据支撑,是难以说服人的。因此,高考论述文写作评价标准中有一项是“内容丰富”。论述文“内容丰富”可以显示写作者的日常积累功夫、阅读视野维度,可以体现写作者思维过程、论证功底,这也是高分作文的重点之一。今天,我们就把目光聚焦在“丰富”这一话题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的材料提到鲁迅拥有直面黑暗和无惧黑暗的勇气。雷军说:“勇气,并非没有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依然坚定不移。”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浙江省台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语文作文题目)

【失分举隅】

①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夜的寂寥和恐怖,而现实的面貌,启迪我们要拥有直面黑暗的勇气。

②在成长路上,我们精打细算着每一步,因而使原本微不足道的恐惧被无限放大,最终使之成为前进路上的“拦路虎”。我们被局限于一方黑暗,忽略了刺破黑夜后的那束破晓之光。林冲在奸邪小人的算计下背上污名,但他仍以潇洒姿态加入梁山,在他人构陷中认清社会和人心,正视所遭受的困境与恐惧,义无反顾地成为梁山好汉。

③坚定的信念,是人们在面对恐惧时发出的“风雪压我两三年,我笑风轻雪如棉”的不屑之意;是人们在前进路上发出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壮志。只有志存高远,坚守信念,方能在恐惧前临危不惧,直面黑暗,拥有战胜恐惧的勇气。

④现实中,科学家们矢志不移地追求真理,历经艰险也不畏惧。袁隆平先生在水稻田中一次又一次地寻找,终于培育出了杂交水稻造福人类;居里夫人不惜损害自己的身体,也要提取有利于科学研究的化学元素。他们在黑夜中前行,通过日复一日的探索点亮黑夜,战胜一切的不可能。

⑤前方的未知拥有着无限可能,吾辈青年要拥有足够的勇气直面黑暗,战胜恐惧,才能迎来自己的黎明。

【文弊揭示】

本次作文题为读写结合型,要求考生结合现代文阅读Ⅰ的话题——“鲁迅与黑暗”进行写作。作文材料的关键词是“黑暗”“恐惧”“勇气”。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观点上很难出新。本篇作文紧扣“恐惧”与“勇气”,提出了“吾辈青年要拥有足够的勇气直面黑暗,战胜恐惧,才能迎来自己的黎明”的观点。从审题上看,紧扣材料话题;从结构上看,论述层次清晰。然而,在论述过程中,仅仅止于论述,缺乏丰富的材料支撑观点。

段②在论述“成长路上畏惧黑暗,缺少突破黑暗的勇气”时,仅仅以林冲为例,从正面阐述了勇气的重要性,显得单薄,缺乏说服力。

段③在论述“拥有坚定的信念,方能在恐惧前临危不惧”时,也只是引用两处诗句,轻描淡写地印证,论述不够充分,内容不够具体。

段④联系现实,阐述“科学家们追求真理、无惧黑暗”,仍然是以袁隆平、居里夫人为素材,显得单薄陈旧,缺乏新鲜感,因果倒置,所以论证力度不足。

【策略提升】

如何才能让考场作文在内容上更“丰富”呢?

一是加强素材积累,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归类。平时多阅读,多摘记,多思考,多运用,才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是搭建思维支架,根据论点进行联想、拓展、引申、论述。学会分析论据,运用点面结合、纵横联想等方法,不断充实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提炼观点,衔接论据。比如,段②提炼观点句“以勇气正视恐惧”,在反面论述过程中,引用俗语,再抛出林冲这一事实论据。具体分析林冲面对陷害遭受困境之后,以勇气战胜恐惧的心境,也就让观点更加鲜明有力。

2.点面结合,丰富文意。比如,段③的核心是“坚定的信念,才能让我们拥有正视恐惧的勇气”。如果说雷军的话和两处诗句引用是“面”上的阐述,那么,民族英雄文天祥以“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的坚定信念抒写自己的爱国之志,则是“点”。点面结合的论述方式,让具体论述与概括列举组合在同一段落里,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纵横联想,增强说理。比如,段④论述的核心是“于黑夜中不懈抗争,方能消散恐惧的阴霾”。联想古今中外的典型例子,让观点更加突出。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西西弗斯不信命运的“巨石”,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旁征博引,古今中外,同类叠加,充分论证了“以抗争迎来黎明”的观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