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逍遥于藏书之间

作者: 何馨艺

"万卷藏书宜子弟”,此乃北宋诗人黄庭坚之佳句,意指浩瀚如海的书籍正是青春年少时汲取知识、陶冶情操的最佳伴侣。

于是,图书馆便成了我心灵的栖息之地,它激发了我对外界更广阔天地的探索欲望。在那里,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户;每一页纸张背后,都藏着无数智者的思想精华。我便侣书籍而友报刊,每一次翻阅都丰富着我的精神世界。

一个《庄子·逍遥游》的笔记本,便是我摘录好词好句的地方。它的封面上绘着一只巨鹏,羽翼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仿佛随时都能破纸而出,翱翔于无垠的天空之中。这只巨鹏以淡墨勾勒轮廓,浓墨点缀细节。起初,我只是因为封面精美而选择了它,却不知其背后的含义。只是每当翻开这个笔记本时,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却说不清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

直到读了《北冥有鱼》后,萦绕在我内心的感觉才逐渐清晰起来,如同被抽丝剥茧一般,终于得以释放。文中对大鹏鸟的描述一下就吸引了我:“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句话让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一只巨大的鹏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双翅展开如同悬挂于天际的云朵;当它振翅高飞时,羽毛被阳光染成金色,与周围的蓝天白云形成鲜明对比。每一次挥动翅膀都会激荡云层中的气流,似乎整个天空都在为其让路。鹏鸟目光坚定而锐利,透露出一种不屈的精神,给人以震撼之感。

让我们逍遥于藏书之间0

这使我又联想到李白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句诗与“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了追求自由、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

记得书中曾提到,在庄子看来,尽管鲲鹏身躯庞大,但在迁徙至南方大海的过程中仍需借助六月之风,因此并不能完全称之为绝对的逍遥自在。当时我只是简单地记录下来,并没有深入思考,直到后来阅读了《中国哲学史》,对于鲲鹏这一意象的理解才逐渐深刻。我开始意识到,那只振翅欲飞的大鹏不仅仅是想象出来的庞然大物,更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象征:万物皆有所凭借,但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达到任意自由的境界,便是逍遥。

转念一想,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不也是一样吗?尽管我们光靠自己并不能做到全知全能,但借助浩瀚的书籍,我们就能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保尔·柯察金告诉我们在逆境中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简·爱对自我价值与平等的追求令我钦佩,艾青诗中的鱼化石让我明白了运动的意义…借助阅读书籍,我们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自己看得更远。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这何尝不是一种“逍遥任意”呢?

此刻,再次凝视笔记本封面上的巨鹏图案,它已不再是单纯的装饰,而是我阅读之后思考的见证,是思索之后的恍然大悟,是会心之喜涌上心头。

庄子笔下的鲲鹏形象宏伟、意志坚强,正如人类内心深处那股不安分的力量,渴望摆脱一切束缚,向着未知的无限进发。然而即便是如此强大的鲲鹏,也需要依靠外部条件才能完成旅程在我看来,一个人想要获取知识、提升涵养,最好的方法便是通过阅读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也揭示了阅读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我们不仅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汲取前人的智慧结晶,还能够在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提升自我。尽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如同大鹏一般,需要依赖书籍这一媒介,但正是这种依赖,构成了我们通往更高境界的坚实基石。由此观之,合理利用外界的各种阅读资源,自由任意地选择书籍,并且在阅读的同时获得修养和知识的提升,就是现代社会中对“逍遥”一词最好的诠释。

我愿像鲲鹏一样,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天空,在阅读中找寻“逍遥”的真谛、不断提升自己未来无论前路多么漫长曲折,我都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思考继续前行,努力在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逍遥”。

指导教师:夏 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wtg20250413.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