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要有节奏感
作者: 马继红
写作误区
同学们在叙事类作文的写作中往往会陷入以下误区:一是节奏过于单一,平铺直叙,像流水账般毫无起伏;二是节奏混乱,段落间过渡生硬,情节跳转莫名其妙,使读者难以跟上作者的情绪与思路变化,破坏阅读体验。
文题亮相
在成长的漫漫旅途中,我们总会与一些看似平凡的事物、人物或小事不期而遇,它们宛如破晓时分的第一缕晨曦,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请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写一篇记叙文,讲述那些曾在你成长路上成为“一抹亮色”的故事,需细致描绘其对你的深远影响,深入展现你在这一过程中的思考或感悟。
要求:(1)叙事要有节奏感;(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角度自选;(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病情分析
习作在叙事上缺乏节奏感,具体表现如下:
1.情节推进平铺直叙。从幼儿园发音被嘲,到纠正班练习,再到看到花盆里香菜生长开花,全程匀速推进,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使读者难以感受到小作者紧张或期待的情绪。
2.各部分过渡生硬。如回忆发音问题后,就直接跳到了发现花盆中的香菜,内容上缺少衔接。
3.节奏上没有变化。无论是重要情节还是一般描述,都使用相同的节奏,导致内容枯燥,读来易产生疲倦感。
化蝶之作
那棵香菜的光芒
◎杜雨霏
每一株草,都怀揣着开花的梦想。当那绚烂的花朵从草茎间破茧而出时,留下的唯有一抹甜美的微笑。
我竟被一棵香菜深深打动了——那是一棵毫不起眼却又翠绿欲滴的香菜。
我对香菜充满不屑,只因为它曾让我陷入困窘之地。上幼儿园时,老师指着一株香菜问我:“香菜是什么颜色的?”我脆生生地回答:“‘玉’色。”老师微微一愣,紧接着传来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老师,她发不好‘绿’的音。”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如此的无助,就像一棵低垂着脑袋的香菜。
事实上,我自幼就发不好“L”的音,为此还被送去了纠正班,接受发音训练。我对着镜子,嘴里咬着一根筷子,大声念道:“绿绿的小草,蓝蓝的天空。”筷子抵在口腔里,酸痛难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起初,我连最简单的含“L”音节的词都念得一塌糊涂,满心都是挫败。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无数次的重复练习中,我似乎能捕捉到舌头那细微的、不易察觉的变化。然而,就在我燃起一丝希望时,却又一次发音失败,让我几近崩溃。
那段时间,我极度迷茫,觉得自己本就是一棵卑微的香菜,怎能奢望开出花朵呢?就像那如米粒般大小的苔花,即便学着牡丹努力绽放,可苔本身就是花啊,而我似乎天生就低人一等。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悄然而至。春风仿佛一位温柔的使者,为我带来一份珍贵的礼物——一颗香菜种子,悄然落在了我的花盆里。那花盆原本长着两株极为茂盛的虞美人,将土壤里的养分吸收尽了。之后,我在里面种牡丹没成功,种月季也未能如愿,于是花盆便闲置在那里。可当我不经意间看到它时,一抹翠绿映入眼帘——娇小的身躯里,藏着一个绚丽的花朵梦。等待香菜开花的日子里,时光仿佛变得格外漫长。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惊喜地发现,满枝满叶都簇拥着素色的碎花。那一朵朵小花,如同闪烁的繁星,点亮我的心房。而随着我的不断练习,我终于发出了“L”的音。
回首往昔经历,我心怀感激。即便曾经的不幸如同一棵卑微的香菜,但我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河南安阳市第七中学】
升格点评
作文经修改后,在节奏感上进步显著,做到了有缓有急。小作者在回忆发音困扰时,通过对练习发音的艰难过程和内心复杂情绪的细致刻画,如“筷子抵在口腔里,酸痛难忍”,放缓节奏,让读者深切地体会到小作者的痛苦。而在描述香菜生长时,从发现种子到花开,节奏逐渐加快,又在花开部分将情感推至高潮,振奋人心。全文各部分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节奏感的增强,让读者不由得沉浸在小作者的成长故事中,深刻地感受到其从自卑到自信的心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