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本是有情物字里行间总关情
作者: 薄春霞 张永军写作指引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学习抒情”,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抒情方式,掌握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并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
写作导航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之所以动人,往往是因为它富有情感,能打动读者。恰当抒发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方法一:认识两种抒情方式
第一种,直接抒情。
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情感,又称直抒胸臆。其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将思想感情直白地宣泄袒露。这种抒情,显得坦率真挚,质朴诚恳,抒情效果强烈。例如,光未然的《黄河颂》中“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直接抒发对黄河的热烈赞美,极富冲击力。
第二种,间接抒情。
将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或议论中,通过具体事物或情境来传达情感。这种抒情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如《土地的誓言》中“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铺排具有关东气息的事物,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炽热的爱恋。又如《春》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借助形象的比喻表达出对生机勃勃春天的赞美。
虽然两种抒情无高下之分,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崇尚含蓄美,故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抒发以间接抒情为主。
方法二:把握间接抒情的方法
第一种,融情于事。
融情于事,是指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流露,来感染读者。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描述勇士们在弹药耗尽的情况下,用身体作为武器,向敌人发起冲锋的事件,展现了战士们誓死保卫阵地的英勇精神,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仰和赞美,也透露出深深的哀悼和痛惜。
第二种,融情于景。
融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去描写客观景物或场景,其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如《秋天的怀念》中借对花的描写抒发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景物的选取应符合情感所需。
第三种,融情于人。
融情于人,是指通过描写人物的性格、行为、语言等,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如《秋天的怀念》借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将母亲对“我”的情感、“我”对母亲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其中,使文章充满了感染力。例如,“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文学作品中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来传达情感和思想的抒情方式尤为常见。
此外,间接抒情还有托物言志、寓情于理、借助比喻等方法。间接抒情的方法并不孤立,往往相互交织、渗透,共同发挥作用。
佳作展示
乡 情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经安中学七年级(2)班 薄小小
我的家乡,一个仅有300户人家,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落,却在岁月的长河中悄然发生了蜕变,从昔日的贫穷落后跃升为今日的“最美乡村”,其变化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常听奶奶讲,那时村里的道路崎岖不平,每逢雨季,出行的话自行车会被泥泞困住,动弹不得。而今,得益于政府的惠民政策,“村村通”水泥路便民工程得以实施,村里的道路才有了今日的便捷与通畅。
夕阳西下,胡同口传来二爷的招呼声。正在与老叔视频通话的爷爷,匆匆挂断电话,换上秧歌服装,准备出门。爷爷身着翠绿色长衫,步伐稳健,风度翩翩。“爷爷,您真是太帅了!”我紧随其后,一同前往村委会大院前的娱乐广场。
刚到广场,便听到了悠扬洪亮的唢呐声。广场上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男女老少享受着欢快的悠闲时光。瞧,在宽敞明亮的室内运动厅里挥汗如雨、教授羽毛球的,是退休的赵大爷,他正与小弟子们享受着运动的乐趣。广场西北角,一群孩子正欢快地滑着旱冰,大人们则在一旁观望守护着。东南角,一群六七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正在跳广场舞。他们舞步轻盈,身形矫健,完全看不出岁月的痕迹。我的爷爷和二爷很快也融入了广场中央的秧歌队,他们精神焕发,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激情与活力。秧歌队员们的表演深情而投入,周围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声。
在夕阳的余晖中,整个村庄充满了欢声笑语,这里无疑是最美的风景。我想,你定能感受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那份由衷的幸福与快乐。我爱我的家乡,更爱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农村!
哦,情有千千结,最爱是家乡!
名师微点评:
小作者描绘了家乡从“贫穷落后”到“最美乡村”的变迁,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活动,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画卷,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家乡的深切眷恋。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家乡的热爱。结尾直抒胸臆,自然、真挚、强烈,富有感染力。
妙笔生花
在生活中,有很多默默奉献的人,他们坚守岗位,种植希望和幸福。请围绕你身边的某个人物或某一群体,写一篇作文,记叙他们的事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要求:1.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2.运用典型事例,突显人物品质;3.表达真情实感,灵活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