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说明顺序 妙笔写就华章

作者: 田素霞

写作指引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说明的顺序”。写作说明文,介绍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目的是要通过阅读帮助读者从中获得某些知识。若想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明白,就必须清楚了解整个事物或事理的自然顺序,这样才能在言之有物地进行说明时做到言之有序。因此,厘清说明顺序就成为说明文写作的关键点,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常用的三种说明顺序,理解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作用。

2.学会细致观察,体会写作说明文时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效果。

写作导航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说明顺序是说明文的行文脉络,只有顺序清楚,文章才会顺畅。不同的说明文需要选用不同的说明顺序。说明文分为不同的类型,有说事的,有说物的,还有说理的。

方法一:说事——以时间为序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都应以时间为序。比如,要写作“香喷喷的米饭是这样做成的”“教你制作一只蛋壳画”等说明文,这些写作对象是“事件”。要想把这些事件说清楚、讲明白,最好的说明顺序是以时间为序。就是以完成这些事情的“前期准备”“中期操作”“后期收尾”为顺序,步步推进,向读者说明白。如果读者读了这种以时间为序的说明文,能按照这种顺序完成相同的事情,就说明你所写的说明文比较成功。

方法二:说物——以空间为序

如果说明对象是物,比如要写作“藏品丰富的博物馆”“我们的校园真美丽”“一件木刻精品”等说明文,这些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就是物品。要想把这些物品向读者说清楚、讲明白,最好的说明顺序是以空间为序。就是以这些物品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存在空间,以观察的顺序——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由外及里,由远及近地介绍说明这件物品的形状、结构等特点。如果读者读了以空间为序的说明文,能在头脑中复原这些物品,就说明你所写的说明文已经让读者知道了这件物品的诸多性状。

方法三:说理——以逻辑为序

如果你所写的说明文不是说事,也不是说物,而是说理,那应该怎么写呢?比如要写作“树叶为什么变黄”“花儿为什么有颜色”“天冷时人为什么会打寒战”等说明文,这些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就是道理,是事物表象背后的原因。要想把这道理向读者讲清楚,最好的说明顺序是以逻辑为序。就是按照我们对问题认识的过程来进行说明——先由表象提出问题,然后探究表象背后的原因,最终确认表象与事因的内部联系得出结论。如果读者读了以逻辑为说明顺序的说明文,能打消心头的疑问、获得真知,那么你的逻辑说明文就成功了。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是说明文三种常见的说明顺序。针对不同的说明对象,我们可以应用不同的说明顺序,但实际上这三种说明顺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综合运用,只是以哪种说明顺序为主罢了。在考虑运用何种说明顺序时,既要注意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又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只有合理运用说明顺序,才能使说明文的写作完成得更好。

佳作展示

我的小天地(节选)

秦 霄

每天放学归来,一走进我的卧室,就像是走进了一片充满欢乐的小天地。

推开小天地这扇白色的房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面贴满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照片的墙壁,这些照片有的是乒乓球运动员奋力扣球、接球的镜头;有的是乒乓球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高高举起奖杯的情景;更多的是乒乓球运动员日常训练的场景……每天看着这面墙壁上的照片,我的心中就会涌起一种自豪感,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成功来自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坚韧和永不言弃的奋斗。

紧靠着这面墙壁的是我的小床。小床上摆着我最要好的朋友——一只名为“开心果”的熊猫毛绒玩具。每天晚上它都会陪着我背诗词、默单词、做习题,也陪着我听音乐、画画。大家知道吗?它还是我备战演讲比赛时最忠实的听众呢。

这面墙壁的左边是一张书桌。桌面上从左到右依次摆放着白色的台灯、粉色的笔筒、摆桌照片,还有一个三层的小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有课本、画画用的各种参考画册,更多的是我最喜爱的散文集。

这面墙壁的对面是一个白色衣柜,为存放我一年四季的衣服立下汗马功劳。

我的小天地空间虽不大,却充满了欢乐。在这里,可以放声高歌,缓解一天学习生活的紧张情绪;也可以和数学、物理深刻“交流”到深夜;还可以在周末睡到自然醒。

我爱我的一方小天地。

名师微点评:

《我的小天地》节选文字,说明对象是“我”的卧室,采用了空间顺序,非常清楚地介绍了自己的卧室。首先介绍了装饰墙壁,然后以装饰墙壁为立足点,介绍了小床、写字台、衣柜等摆设。说明顺序清楚,说明内容详略安排得当。字里行间流淌着小作者对自己小天地的喜爱之情,充满温馨、美好的感觉。

妙笔生花

请以“我的小天地”或“我的居室”为题,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600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