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结合:景美意妙化神奇

作者: 时丽丽

【技法解析】

远近结合,是我们在进行环境描写时常用的一种手法。本质上属于视角的转换,广泛来说,环视、俯视、仰视都属于远近结合。变换视角,能够写出不一样的景物风貌,能够烘托气氛,从而更好地刻画人物和表达独特的情感。

取法经典

【佳段节选】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节选自鲁迅《社戏》)

【技法解密】

选段采用了远近结合的环境描写。作者走近闻到了水草和豆麦混合的香气,远则看见了淡黑起伏的连山。夜色朦胧,如梦似幻,衬托出作者忘我自失的心境。

【仿写进阶】

初阶仿写:远近结合,突出环境的凄清荒凉。

眼前是一条深邃而漆黑的小路,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顺着它极目望去,小路尽头坐落着一间破旧的小屋。黑瓦上爬满了苔藓,灰色的土墙上镶嵌着一个极矮的窗子,上面爬满了蛛丝,是岁月的痕迹。屋檐下挂着已失去往日艳丽的灯笼,上面笼着一层厚厚的灰,仿佛那份喜气还在昨日。

高阶仿写:远近结合,描写环境的幽深静谧。

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突然她又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这是哪里来的流水声?她寻找着,发现离铁轨几米远的地方,有一条浅浅的小溪,清且浅的流水,缓缓流淌。

直击中考

【原题回放】

一日三餐,往复循环,“盘中餐”熟悉又陌生。盘中可盛一饭一蔬,让我们体会家庭的温暖,理解稼穑的艰辛,回味故土的风情,感受文化的厚重。请以“盘中餐”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师生姓名等。

(2024年北京·中考真题)

【题目简析】

话题关键词:温暖/艰辛/厚重

关键词解析:

“温暖”,是一种感受,一种来自内心的感受。人和人的心灵交流带来的真诚与爱意,都会使人心生暖意。下雨天,陌生人撑过来的半边伞是一种温暖;大海中,远处的灯塔也是一种温暖。“艰辛”,即艰难困苦,表示过程的不容易,那就需要人们珍惜自己或者他人的劳动成果;“厚重”,即有分量,一荤一素,承载的是情感的厚重。

【思路导航】

写作思路:喜爱与赞美

推荐课文:《济南的冬天》

课文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主要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城、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寄寓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热爱之情。

推荐写法:

可借鉴文中写景时的视角变化之法来写景。我们可以运用环境描写之远近结合,烘托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现人物形象。

写作思路:苦痛与忧思

推荐课文:《登高》

诗人杜甫登高远望,眼里尽是凄凉景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忧国伤时、孤独哀愁的复杂情感。

推荐写法:

可借诗中远近结合、俯仰结合的手法来进行环境描写。我们可以运用俯仰结合、上下结合、远近结合来描写景物,从而为情节的叙述作铺垫。

写作思路:奉献与爱国

推荐课文:《荷花淀》

小说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作者以轻松明快的笔调,通过对白洋淀妇女由送夫参军到自觉地组织起一支战斗队伍的细致描绘,歌颂了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美丽心灵。

推荐写法:

可借鉴文中由近及远的环境描写之法,烘托人物形象。我们可以运用小说中远近结合的环境描写,为故事情节服务,从而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佳作展台】

盘  中  餐

胡睿扬

日出又日落,一张小方桌,一荤一素,三餐四季,一双手让时光有了温度。

睡眼蒙眬中,飘来淡淡的米香,深吸一口这香气,顿时神清气爽,我一骨碌爬起来。厨房里,妈妈正专心地用勺子搅拌着我爱喝的八宝粥。为了熬出香味,妈妈定是头天晚上就把洗好的银耳、红豆、薏仁、红枣等食材泡好,放在电饭煲内,为第二天的早餐做准备。妈妈一边搅动,一边不时地抬头看看墙上的时钟,熬多久、温度什么时候调高调低,妈妈都会掐着时间。妈妈说,做得越精细,粥的味道就越浓郁。

煮好粥,妈妈又去准备馒头片,再切两片火腿、煎个鸡蛋,夹进馒头片里,最后撒上些作料,“妈妈牌”汉堡就做好了。早餐工序虽烦琐,但妈妈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并温柔地对我说道:“快吃吧,别凉了。”

早餐虽普通,却始终温暖着我的胃,也温暖了妈妈带来的烟火岁月。

马上就要中考了,我的情绪反复无常。有时写着写着作业,随手就把作业丢在一边;听着听着英语单词,莫名就会烦躁得站起来。这时,妈妈会默默地走进厨房,因为她知道唯有那文火慢炖的一荤一素能抚平我那焦躁的内心。

这天晚自习结束,一轮皎洁的圆月斜挂在天边,四周原本黑黢黢的小路被照得亮堂堂的,我漫不经心地往家走。一抬头,不远处的家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那里,是妈妈。我不知道妈妈在如水的凉夜里站了多久,但我知道她的腿有着严重的风湿。

伴着月光,母女俩牵着手走进家门。

“哇,羊肉茴香馅饺子!”

“知道你爱吃,专门给你包的,快打开饭罩,趁热吃吧。”

日出又日落,一张小方桌,一荤一素,三餐四季,温暖了我的青春岁月,也将温暖我的一生。

(通过视角转换,写出了妈妈准备早餐时的认真,爱意满满。)

(典型环境描写,上下视角转换,远近结合,为母女俩一同回家创设温馨环境,也为下文服务,突出妈妈的温暖又明亮。)

(作者学校: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