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关羽的义胆忠肝
作者: 邵路燕
董承等人立誓除掉曹操,捐躯报效献帝,不料,董承家奴秦庆童因事对其怀恨在心,入曹操府告发吉太医,吉太医、董承等人遭曹操毒手而死。那一纸盟书上的刘备、马腾等人也成了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曹操分兵五路征讨刘备。
刘备欲趁曹操远道初至困乏之际偷袭曹操,可曹操早有准备,张飞败走芒砀山,刘备落荒而逃,投奔袁绍。曹操取小沛,攻徐州。关羽护刘备妻小,死守下邳。曹操爱惜关羽才德,听取程昱计谋,将关羽围于一土山,进退无路,此时,张辽来劝降,数关羽赴死的三条罪状:其一,有违“桃园结义”同生共死之誓; 其二,有负刘备“照顾家眷”之托; 其三,有背“匡扶汉室”之任。无奈之下,关羽约定三事,暂且投降。
关羽约定的是哪三件事呢?
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 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 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降汉不降曹
张辽回见曹操,先说关羽“降汉不降曹”之事,曹操是一个胸有大志之人,在他眼中,降汉与降曹是一致的,他已控制了汉室,正如曹操所言:“吾为汉相,汉即吾也。”(《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在关羽眼中,汉室绝不姓“曹”,他思想里“忠君”的观念根深蒂固。曹操许田打猎时,“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三国演义》第二十回),关羽见此行径就要出马斩曹操,《三国演义》是这样描写的:“云长大怒,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刘备示意阻止了关羽。由此可见,关羽是不满曹操种种越矩行径的,在关羽眼中,曹操是汉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忠义的关羽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又怎么可能投降曹操,所以,他提出投降的第一个条件是“降汉不降曹”。
从另一方面讲,古代讲究“大丈夫不事二主”,吕布被讽为“三姓家奴”,关羽本是视死如归,不肯投降,面对张辽陈述的“三罪”,他毫无退路,只得投降,他的主公是刘备,刘备也是汉臣,又何来“降汉”之说?“降汉不降曹”既是关羽的权宜之计,也是寻刘备的前提条件。关羽因“降汉不降曹”,并不违背他所坚守的忠义,为他“义绝”的形象添上浓重的一笔。
护二嫂周全
关羽的第二个条件:“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他要不负刘备所托,护得二位嫂夫人周全。曹操自然不在乎二位夫人的吃穿用度,不仅答应,还加倍给予俸给。
关羽用意有三:其一,给皇叔俸禄养赡二位夫人,保证其生活质量;其二,强调皇叔俸禄,不仅仅涉及到物质保证,还再一次强调了刘备的皇叔身份,刘备汉之臣的身份; 其三,“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既能保证二位夫人免遭杀害,又能保护二位夫人免受小人玷污。
关羽对二位嫂夫人极为尊重,将所约三事向二位夫人备述一番,得二位夫人应允后,方来面见曹操。随曹操班师还许昌,亲自护送二位嫂夫人。途中,曹操用计,令关羽与二位嫂夫人共处一室,欲使其乱君臣之礼,“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至许昌,关羽将曹操所拨府第分一宅为两院,自己住外宅,二位嫂夫人住内宅,又派十人把守内门,确保她们的安全,谨遵君臣之礼。曹操所送之物皆送到二位嫂夫人处。除此之外,“却又三日一次于内门外躬身施礼,动问‘二嫂安否’。”(《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一日,甘夫人夜梦刘备陷于土坑,与糜夫人说梦,二人想来不是好征兆,哭倒于地,关羽“整衣跪于内门外”询问缘故,又以“梦寐之事,不可凭信”宽慰二位夫人。从关羽“整衣”“跪”的细节,可见关羽对二位夫人的尊重; 从“跪于内门外”又见关羽不失礼节,恪守君臣之礼,免于落人口舌,护得二位嫂夫人清白之名。
誓寻刘皇叔
曹操想方设法地厚待关羽,希望他能为己所用,关羽的第三个条件“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让曹操苦恼不已。
曹操送贵重物品及美女,关羽不为所动,将一应物品交给二位夫人收贮,令美女侍奉二位夫人,一颗红心忠于刘备;曹操有心,见关羽战袍已旧,取异锦作战袍,赠予关羽,关羽穿上后,将旧战袍罩其上,曹操不解,关羽解释道:“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曹操不禁感叹道:“真义士也!”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曹操见关羽以皂纱囊裹住长髯,专门赐纱锦囊护髯;曹操见关羽马瘦,以赤兔马相赠,关羽“再拜称谢”,其原因竟是赤兔马跑得快,可早日与刘备相见。在曹操的“糖衣炮弹”面前,关羽不忘初心,时时刻刻不忘结义之情。
曹操使张辽打探关羽之心思,张辽不解的是为什么玄德待关羽未必比得上曹操,而关羽却一心要寻刘备。关羽认为二人有誓言共死,故打算立功报效曹操后离开。关羽对张辽表达了在九泉之下也要追随刘备的决心。曹操称赞他为“天下之义士”!
后来,袁绍兴兵讨伐曹操,关羽斩颜良、文丑,后领兵征汝南,于孙乾处得知刘备投奔袁绍,后陈震(袁绍部下)呈上刘备书信,关羽大哭,速回信道:“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
悦读心分享:
《三国演义》塑造了关羽“义绝”的形象,几百年来,人们尊关羽为“武圣”,在很多场合供奉关羽,关羽的魅力来源于“义”。同学们,读罢此篇,你对关羽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义”是不是也有了自己的认知?坚守道义,芬芳一生。
(作者学校: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