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命运,一枕黄粱
作者: 陈海波
对于经典的文学作品,卡尔维诺曾说,经典是我们常听人说“我在重读”而不是“我在阅读”的那类书。当然,“重读”不是重复性的阅读,而是能够唤起你更深层的思考和审视,从而获得不同的理解和启迪。就像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每读一遍,就会多一些心灵的碰触。《骆驼祥子》是老舍辞职后作为专业作家创作小说的“第一炮”,主人公祥子不仅被残酷的现实剥夺了物质生存条件,更有生活理想被剥夺后的精神堕落。但这个充满悲剧的基层“炮灰”缘何让《骆驼祥子》一炮就打响的呢?
古人概括宇宙为日、月、星三光,把一天划分为早、中、晚三段。《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人认为“三”是一个发生质变的临界点,可以包罗万象。再读《骆驼祥子》,竟发现老舍先生用高妙的“三”字立骨法,巧妙地鞭挞了那个充满蛮荒的年代。
理想的“三”次起落,让祥子在物质上一无所有
钱理群教授说:“文学的核心,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是人的心灵,人的情感和人的精神。”对于《骆驼祥子》这本书,老舍先生创作时说,他不允许任何人夺去祥子的主角地位。所以,整本书的架构,老舍以祥子来到北平后,怀揣着“拥有一辆洋车”的梦想,以其“三”次买车的经历贯串始终,从物质上把这个农村来的,带着乡间小伙儿的足壮与诚实的祥子,剥夺得一无所有。
从小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的祥子,来到城里,他认为拉洋车是件容易挣钱的事。于是,赁人家的车,过上了车夫的生活。在辛苦的旋转之中,祥子老想着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车。于是,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风风雨雨历经3年,在22岁时,祥子为自己打上第一辆顶漂亮的车!有了这辆车,祥子远大的梦想变得更加切近了。但半年后,祥子为了多挣两块钱,冒险出城,连人带车被十几个兵捉了去!费尽周折后,人逃了出来,但车没了!
第一辆车被抢之后,祥子心态上发生了变化,吃苦从来都不怕,但他怕再弄一辆车的漫长时间和不确定性。幸运的是逃出来的祥子意外捡到了3匹骆驼,卖了35元,祥子又看到了买车的希望,并开始继续拉车攒钱。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是你努力了,你的梦想就可以实现。在只差几块钱就可以买上车的时候,祥子被孙侦探盯上了,稀里糊涂地将存钱罐交给了孙侦探。此后的祥子,好像对一切都死了心。
就这样,走投无路的祥子听从了虎妞的摆布,成亲之后,祥子难掩对虎妞的厌恶,以不拉车就不回家为要挟,无奈之下,虎妞用80块钱买下二强子的车,拉上车的祥子,虽然觉得车拉得不对劲,但觉得虎妞给了他一个家,心中又一次燃起对生活的希望。谁知道,贪吃懒做的虎妞偏偏难产而死,祥子不得不卖了车把虎妞安葬。
“拥有一辆洋车”,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信仰。在三起三落的过程中,祥子尽管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再度奋斗,但奋斗的结局是以祥子在物质生活上的穷困潦倒而告终。
爱情的“三”次打击,让祥子在精神上彻底堕落
小说家毕飞宇说,读小说,要一只眼睛观情节大局,一只眼睛看微处细节,对于写作者来说,细微处没有了,一切就没有了。《骆驼祥子》在细节的处理上极具奥妙,老舍透过“三”个女人与祥子的命运纠缠,一步一步把祥子对美好爱情的期待销蚀殆尽。
第一个女人,虎妞。虎妞是车厂主刘四的女儿,她的身上既有剥削阶级家庭传染给她的好逸恶劳和工于心计的市侩习气,也有对爱情与青春被刘四长期压抑的怨结。所以,她特别想把勤奋忠厚的祥子拉上和自己一起走上理想生活的轨道。但在祥子眼里,她丑、老、厉害、不要脸!可恨可厌!但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可恨可厌的女人,设计一个圈套,套到了祥子。为了留住祥子,她为祥子买车;为了安葬她,祥子又卖掉了车。
第二个女人,夏太太。在祥子眼里,夏太太比虎妞强着许多倍使人爱慕的地方,自然夏太太对祥子的诱骗比虎妞更有魅力和吸引力。经由这个不正经的女人,祥子染上了淋病。患上病的祥子,不仅身上的那股正气没了,连昔日那个让车夫引以为豪的健康的身体也没了。
第三个女人,小福子。“身遭凌辱,但心怀高洁,她是在那个地狱中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圣女。” 在作者笔下,小福子是一个异类,她内敛娟秀,眉眼匀调,有一口很白而齐整的牙齿,处处透着内心的贤良,一个女性的传统美德在小福子身上得到了诠释。然,更深的苦难把小福子推向生之绝望,吊死在小树林里。小福子的死是压倒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祥子把自己变成了走兽。
就这样,《骆驼祥子》以“三”次买车失车谋故事大局,让祥子在物质上一无所有;以“三”个女人写车夫的生活细节,让祥子在精神上走向堕落。此外,书中还写到祥子的“三”个同行,“三”个保姆等等,分别从侧面影射了祥子,这个基层的小人物终究难逃被俘虏的悲剧命运。
悦读心分享:
《骆驼祥子》细致而深刻地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在苦难生活中的奋斗血泪史,意在控诉那个黑暗的旧社会。联系自我的阅读感悟,你认为导致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学校:江苏省苏州中学附属苏州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