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粽
作者: 王国梁
风暖花香,苇叶青青,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吃粽子是最重要的事。
那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雪白的糯米已经泡好,放在雪白的搪瓷盆里,我的眼前白生生一片。苇叶也已经泡好,散发着特别好闻的清香之气。母亲包粽子的动作干净利落,三下两下,一只精致美观的粽子就飞出她的手心,而且一粒米也不会漏出来。姐姐跟着母亲学,包得虽然不快,但那动作颇有点儿主妇的风范。父亲负责端盆端碗之类打下手的小事。我就在旁边的饭桌上学习,因为马上就要中考了,我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父亲忽然对母亲说:“过年的时候你包饺子,里面放上个硬币,谁吃到谁有福气。现在包粽子也包个硬币不行吗,看咱家谁最有福气。”母亲说:“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说着,她起身去找硬币。
母亲把硬币用开水烫过消毒,然后包在粽子里。姐姐说:“妈,再包一只放硬币的粽子吧,这样的粽子是幸运粽。吃到的人会有好运的,多个人吃到不更好吗?去年过年我吃到了幸运饺,一年都顺顺当当的。”母亲笑起来,说:“嗯,你找到了满意的对象,一定是幸运饺带来的好运气!”姐姐发出了咯咯的笑声。
父亲在一旁发话了:“硬币只能放一个,哪有放两个的,放多了就不灵了。”母亲也说:“对呀,这也不是咱家的大甜瓜,一人发一个啃着吃。只放一个硬币,最幸运的人只有一个!”姐姐说:“那好吧,真希望我能吃到幸运粽!”
我一边看书,一边听他们三个有趣的对话。小半天工夫,粽子包出来了,满满的一大盆。我暗自琢磨,这么多粽子,能吃到那只幸运粽的概率很低呀。不过,我隐隐期盼着,要是我能吃到幸运粽就好了。
到了晚上,粽子煮熟了,终于可以吃粽子了。姐姐先剥开一只,尝了一口说:“味道太好了!里面有大枣,还有花生,要是再有个硬币就更好了!”我不管那么多,贪婪地吃起来,母亲包的粽子真好吃,我能一口气吃上四五只。不过,吃到幸运粽的机会还是很小,因为那满满一锅粽子太多了。
姐姐吃第二只粽子的时候,嘴里依旧念念有词:“真好吃,硬币赶紧出来。怎么硬硬的,难道真是硬币!”我听了姐姐的话,心里莫名升起一股羡慕嫉妒恨,有福气的人又是她。“哎呀,这只里面又没有!”姐姐没吃到,真是虚惊一场。
母亲对我说:“别管你姐,你吃你的!”我剥开第二只粽子,吃到第二口的时候,竟然咬到了硬币。我把硬币拿出来,欢呼着:“妈,我吃到幸运粽了!”姐姐凑过来,仔细“验证”了一下,叹口气说:“原来你才是咱们家最幸运的人!”
那天以后,我真是觉得幸运之神护佑在左右。我的成绩越来越好,几次模拟考试,成绩好得有些出乎意料。老师有一次说我是毕业前杀出的一匹黑马,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我学习更加努力了。那年中考,我考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
时隔多年后,母亲偶然提起这件事,不小心揭穿了幸运粽里的秘密。原来,那次是父亲、母亲和姐姐共同导演的一场戏。这场戏,父亲是编剧,母亲是导演,姐姐是最佳演员。他们的目的,就是给我最好的心理暗示,让我有勇气和力量面对人生中的第一个挑战。
我深深懂得,拥有这样的亲人,才是我最大的幸运。
(选自《联合日报》2022年5月30日,有改动)
【考点演练】
1.选文以“幸运粽”为叙事线,依次写了_____幸运粽、_____幸运粽、_____幸运粽。
2.从记叙方法上看,文中画线句子属于哪一类?有什么作用?
3.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河北 张静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