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物与伟大时代

作者: 王淦生

【备考热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百集人物微纪录片《十年家国十年心》,记录了100位为新中国建设奋斗的普通人。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传承人粟田梅,十年如一日带领村民“织”出侗乡致富路;80后“种粮姐姐”肖定,以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种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90后唢呐女博士刘雯雯,将“小铜唢呐”吹响在悉尼歌剧院,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他们的故事可歌可泣,被人们永远铭记。

《十年家国十年心》讲述的是一个个普通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每个人物身上蕴含着一块中国精神的“拼图”,这一块块“拼图”为这个伟大奋进的时代拼绘出中国人的“精神芯片”。

你如何看待“普通人物”和“伟大时代”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少于600字。

【立意点拨】

如何看待“普通人物”和“伟大时代”之间的关系?简单而言,“普通人物”创造了“伟大时代”,“伟大时代”又让每个“普通人物”变得不平凡。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追求卓越、不懈努力会使“平凡者”变得不平凡。一个人再普通,岗位再平凡,只要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把手中的事情做到极致,他就能创造奇迹,登上成功之巅。

2.心系他人、胸怀祖国能让“普通人”拥有高格局。鼠目寸光、自私自利,一个人就难有大作为;眼界高远、心系他人,一个人就会拥有更高的格局,取得更大的成就。

3.普通者的卓越不凡,是打造“伟大时代”的前提。“伟大时代”不会从天而降,需要每个普通劳动者共同铸造。每个国民恪尽职守、追求卓越,才能创造辉煌的时代。

4.“伟大时代”能让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大有作为。“伟大时代”一定能让每个国民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并且在这条道路上饱尝成功喜悦,实现国家与个人的同步发展。

生命的杠杆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  王彦博

我一直对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撬动地球”这句话不以为然。从语法角度分析,这是一个假设复句,而作为假设条件的主语却是被省略了的“别人”。把轰轰烈烈的“撬动地球”之举完全寄托在别人给了自己一根杠杆的基础之上,这算什么英雄?

当然,阿基米德这样说或许只是为了突显他所发现的杠杆原理。而今天很多年轻人倒是学到了阿基米德的这一话语方式,在谈及人生、预设未来时,每每会来上一句“给我一个……我能创造……”之类的豪言,其可信度有多高谁也不会当真,因为假设的东西是没法较真儿的。

很多人都愿意把自己的成功维系在外部条件上,而且这些条件往往要等待别人“给予”。这与守株待兔有什么区别?

真正的有为者,是不会将自己的人生寄托在别人赐予的机会上的。他们会自己去寻觅生命的杠杆,以自信为支点,用奋斗撬动梦想与未来。

侗锦传承人粟田梅凭自己的技艺带领乡亲们织出村子的锦绣前程,“种粮姐姐”肖定在广袤的红土地上守望着国家粮食安全,唢呐女艺人刘雯雯将“小铜唢呐”吹响在悉尼歌剧院……不依赖任何人“给”一个优越的舞台,但都成为各自行业中最耀眼的明星。

成功凭的是什么?凭的是在平凡岗位上铸造卓越的自信,凭的是靠自己的双手能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创造价值的决心!

我们所处的时代,其实已经“给”了我们许多难得的机遇,只是不少人不以为意而已。对不少人来说,传统工艺、粮食种植、民族器乐……并无吸引力,但对有志者却成了撬动人生的杠杆,成了创造奇迹的平台。眼光、精神和行动的差异,成了积极有为者与消极颓废者的分界线。

伟大时代成就伟大人物,但前提是先有伟大的人物而后打造伟大的时代。今天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正是无数先进模范和普通劳动者共同创造的,而不是等来的,不是别人“给”的。我们要把“给我一个……我能创造……”的话语方式改为“我要自立……我要创造……”,如此,我们才能与时代齐飞!

我们要将生命的杠杆紧握在自己手里,找好人生支点,用奋斗撬动美好未来!

【微点评】

文章开头新颖,导入巧妙。论证时采用命题材料中的事实作论据,分析深入,切中肯綮;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高度赞扬了普通劳动者身上体现出的努力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指出部分年轻人存在的“等待依赖”的思想弊端,具有现实意义;对个人与时代关系的辩证论述,颇有深度。结尾提出希望,呼应标题,使文章结构严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