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思路,学列提纲

作者: 王瑞 卢莉芹

认识思路,学列提纲0

【写作指引】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思路要清晰”。“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 叶圣陶形象的解读,让人印象深刻。简而言之,思路就是在说话、写文章时,思想(思维)走的路。那思路的要求是什么呢?即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写作导航】

“好文章的作者(思路)是绝不乱走的。”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篇文章,来理一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我们之前学过的说明性文章,一般采用怎样的顺序呢?

文章表现出来的写作顺序,就是作者内在的思路。一般来说,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体类,大多采用时间顺序,这里面也包含事件的发展顺序;议论性的文体大多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性的文体可灵活采用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那如果要写一篇文章,怎样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

一、读透文题,审清要求

重点需要关注两点:一是要抓住“题眼”,即题目中的关键词,这就是文章要突出的重点,尤其要注意题目中起着约束、限制作用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二是要注意题目中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最”“才”“也”“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往往有着明确而又丰富的语意指向。比如《这也是语文课堂》,关键词是“语文课堂”,“这”限制一个,而“也”字,我们可以得出“这不是常规、一般的语文课堂”“这样的情况下能学到语文,就像在课堂一样”,如此分析,我们就知道该写哪类的事了。

二、明确中心,取舍材料

一篇文章,知道大概写哪些方面的事了,就要确定中心,然后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根据中心处理好材料的主次、详略安排。又如《这也是语文课堂》,我们可确定中心为“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我们要重视课外的语言文字实践运用,这样才能学到真语文”,然后选“发微信”这一生活事件,写自己三次发、收信息的不同拟写与感受,展现不同的语言表达效果。

三、根据文体,确定顺序

是按时间、空间的顺序,还是按事理的逻辑顺序去写,这要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的需要来确定。同样是时间顺序,还可变化出顺叙、倒叙、插叙。所以,一定要根据写作需要,灵活运用。还如《这也是语文课堂》,那就要按时间顺序来写,在前后三次“发微信”的对比中,突出自己在“特殊语文课堂”的学习进步。

四、拟写提纲,思路可视

在构思好作文的整体框架后,我们不妨拟写一个提纲。老舍先生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儿,后来可省事。”提纲可以通过文字、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初写时可以细一点儿,最好呈现题目、中心、段落安排、详略、首尾中心句、段落过渡语等内容。

父亲的歌与笑

◎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八年级(3)班  孙鑫冉

晚上,我独自在家,孤独如沉寂的黑夜一样,弥漫在我的周围。我想起了在工地的父亲,想起视频聊天儿中,他那灿烂的笑容。

小时候,因为没人照看我,每逢周末,父亲就带我去他工作的建筑工地。那里满眼灰黄,到处是钢筋水泥沙子。我常常坐在硬纸片,或者他尽可能找到的像板凳一样的东西上玩沙子。飞扬的尘土中,父亲挥汗如雨,但是他的脸上总挂着灿烂的微笑,一会儿和工友说笑,一会儿跑到我身边说几句话。

中午,父亲放下手中的活儿,带我去小饭馆吃我喜欢的饭。那些年月,我还可以满足地站在电动车的踏板上。他的车骑得很稳,他喜欢一边骑车一边用口哨吹歌,就像迎面而来的风那么快乐。

饭后回到工地,我总要睡个午觉,父亲就把我带到休息的工棚,层层叠叠摞几张硬纸板,纸板下垫高一部分给我做一个“枕头”。这时他便坐在一旁,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做着测量和计算。

从小到大,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歌与笑。

生于农家的父亲边上学边帮父母照顾三个妹妹,沉重的生活阻挡不了他心中快乐的波涛。年轻时的他喜欢打台球、开摩托、吹笛子,生活一贫如洗却光芒闪烁。

后来,父亲和母亲带上行李,抱着几个月大的我来到城里打工。在那租来的陋室之中,充满了他的歌声与笑声。

再后来,我长大些,和父母之间的话却日益减少。我觉察到,平时洋溢在父亲脸上的快乐,因为我的叛逆而开始有了少见的愁容……

现在,我、父亲、母亲,三人居三地。我在县城上学,衣食无忧。而父亲,依旧奔波在遍布黄沙的地方。白天洒汗水,晚上睡工棚。每次的视频聊天儿中,父亲的笑一如春风般拂面,让我的心暖暖的。

黎明的曙光照进房间,也照进我的心房:我是父亲的孩子,我应该继承父亲的乐观与豁达,这点儿孤独算什么?我想好了,下次和父母视频时,我也要把笑容挂在脸上,还要给他们唱支歌,对,就唱父亲老说我跑调的《孤勇者》!

不知不觉,我的脸上绽放出花一样灿烂的笑容……

名师微点评:

本文所写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但思路清晰。写作从“现在”切入,回忆“我”小时候,并具体到某个周末的上午、中午、午后,由此,又回忆到父亲年轻的时候,然后再逐步回到我出生后、我长大些,最后又回到现在。每个段落时间点明确,段与段之间过渡自然。

●   妙笔生花 →

请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请注意先列提纲再作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