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材作文意不同
作者: 李广鑫【作文设题】
有人说:“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春天,正是读书的好时节。也有人说:“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春天,恰是出游的好时光,不是读书的好时节。
要求:请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导引】
本题所给的材料比较容易把握,可以多角度感悟所给材料。如有创新的理解和表达,应当充分认可和鼓励。
1.有人说:“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春天,正是读书的好时节。本材料的视角是前者“春天,正是读书的好时节”,记叙选材可从以下角度思考。
第一个层级理解:在美好的春天,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珍惜每寸光阴来之不易,珍惜春光认真读书和学习,从而为实现人生的理想打下基础。第二个层级理解:这里的“春深”,也可以指“人生之春深”,暗含人生的春天已经“很深”的意思。“春天读书”,可以理解为珍惜人生的“春光”,珍惜大好年华,及时努力。
2.也有人说:“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春天,恰是出游的好时光,不是读书的好时节。本材料的视角是后者“春天,恰是出游的好时光,不是读书的好时节”,立意(立论)鲜明。借助“春天出游”,更加精准地把握写作的材料指向,从多角度为作文巧妙选材。
第一个层级理解:“若到江南赶上春”,这里表示假设的情景,表明作者此时并没有到江南,也没有“赶上春”,所以写作应该充分考虑到“虚写和实写”的关系。这里的“江南”一般泛指作者想象中的生活范围,为指定的“地点要素”,学生写作既要有特定的时间意识,还要关注地域意识。“千万和春住”,可以理解为拥有、享受美好的春光,热爱生活。
第二个层级理解:这里的“春”,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春”,通过“春天出游”,把握住美好的青春年华,赞美生命春光,创造青春的价值;也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时代,蓬勃有为的时代。“赶上春”,可以创新理解为赶上美好进取的“春”的时代,奋发有为,砥砺进取,来展现美好的时代精神。
【素材推荐】
1.讴歌蓬勃的青春。注意选材和“春时”有关的读书和学习生活的事情来作为写作素材,注意材料的新颖性、典型性,或者选取生活中的一件(或几件)事,从而表现珍惜美好春光读书或学习,实现青春梦想的主题。
2.关注美好春景。结合江南特定的地理环境,描绘春景,或实写或虚写,描绘春天人们对春天到来美好春光或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3.关心社会时事。结合“春”的比喻义,结合“春天”的美丽背景,关联家人、同学、亲友,或情系平凡又奋进的普通人来写作,体现青春时代特色,讴歌时代精神,赞美时代进步。
春日骑游
何珏羽
微风徐徐吹来,一缕缕地钻进脖领,惬意极了。在这大好春天里骑行是再好不过了。
我和爸爸各骑了一辆单车,打算去环太湖骑行。我们沿着橡胶跑道骑行,路上人来人往,热闹极了。我扭头看向岸边的柳树,柳树可真多,一棵挨着一棵,重重叠叠,一棵棵柳树挥着手离我们远去。我轻快地踏着单车跟在爸爸后面。
爸爸的单车是淡绿色的,这本算不了什么,可是当青翠的柳树与爸爸的单车相遇时,是那么和谐、自然,好似每一次踏车都有了力量,我不由得加快了速度。
在小路的尽头,是一片湖。芦苇直直地站在水中,仰着头看向天空,我知道它在用生命装扮春天。
往湖中心看去,小木屋被一座小木桥托着。它的旁边是一艘大船,比木屋低了些。船的甲板上有一根被染上岁月痕迹的桅杆,玩累了,可以在这里小憩片刻。一平如镜的湖面上方时不时飞过几只白鹭。我与爸爸坐在亭中,陶醉在这美好的画面中。
一阵风吹来,湖中的绿藻随着水波起伏。我想,在那绿藻下定会有鱼儿嬉戏并享受着湖水赐予的美食。湖边的芦苇纵横交错,嫩叶萋萋,在微风中低语。
有人说“春天是读书的好季节”,我很认同这个观点,读书可以洗涤灵魂,让人的精神得到滋养。但在这大好春光里,我们不妨暂且放下书本,融入春天,去读一本无字之书,感春、悟春。
春日骑游,骑着单车飞进春天,尽享春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