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导写之记忆中的风景

作者: 王慧

文题亮相

史铁生的记忆里,有母亲坚韧顽强的身影;朱德的记忆里,有妈妈勤劳一生的故事;海伦·凯勒的记忆里,有莎莉文老师充满爱与智慧的教育……成长的岁月中,总有一些人、事温暖了时光,照亮了人生,成为我们时时回顾的风景。

请以“记忆中的风景”为题,完成作文。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航

1.精准审题。细读导语,我们会发现此处“风景”是指那些曾给予我们生命以影响的人和事。修饰语“记忆中的”则告诉我们所写之事只能发生在过去。而叙述的视角可以是曾经的作者,也可以是写作时的小作者,当然也可以是二者的结合。同时小作者可以作为欣赏者赏眼前之景,也可以把曾经的自己融入风景,成为被欣赏的风景。

2.精心选材。本文题虽为命题作文,选材却具有开放性。风景可以取材于承载着童年记忆的乡村、旅途中的风景、春秋几度的校园、充满烟火气的老街、温馨和睦的家……面对众多事例,我们要精选自己生活体验最深刻、最有意义、感悟收获最独特的那一个。

3.精彩立意。这些风景不仅是具体可感的画面,更是我们情感的寄托、回忆的载体、成长的契机。当我们能够深刻理解风景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时,我们笔下的作文就有了灵魂。比如,故乡老房子里所承载着的童年欢笑、长辈关爱,就是关于老房子的记忆中最珍贵的风景。我们可以从故事的叙述自然过渡到对亲情的缅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每一处风景,都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其深层的内涵和更高远的立意,从而让读者跟随文字,共同沉浸到那充满情感与回忆的风景之中。

佳作展示

记忆中的风景

◎石赵婉儿

拉开记忆的丝带,打开心灵的锦盒,细数其中的风景,总有一道令我时时回顾、流连。

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我坐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写作业,阳光破开云层,穿过玻璃,张开温暖的臂膀,拥抱着屋里的一切。

我走出房间,来到客厅,看到在沙发上熟睡着的妈妈。只见她身体侧向一边,腿微微弯曲,左手托在腮下,右手懒懒地搭在膝上,指尖上还残留了些许滑腻的东西——是洗衣液。妈妈太累了!清晨方息的灯告诉我,妈妈又为工作通宵达旦了;早上唱响的“家务交响曲”告诉我,这对妈妈来说又是一个忙碌的周末!

我蹑手蹑脚走向阳台,洗衣盆里,几件衬衫安静地睡着,空隙被泡沫填满,快要溢出来,阳光照在泡沫上,泡沫表面五颜六色,像极了游乐场的海洋球池。我打开窗户,微风拂过脸颊,拂过妈妈的头发,一时间,房间里充满洗衣液的清香:它爬上电视柜,想要留点儿脚印,可看到一尘不染的台面又迅速撤退;它飞向衣柜,想要留点儿影子,可看到整齐叠放的衣物却再次退缩;它又舞向妈妈的发丝,想要留点儿气味,这次它如同儿时总粘着妈妈的我一样,赖着不肯离去。

我悄悄退回房间,抱了一床被子出来,轻轻盖在了妈妈的身上,小心地压好被角,我要妈妈暖和地睡个好觉。

来到阳台,我第一次戴起了妈妈干活用的手套,学着她的样子用力搓了起来。“唰——唰——”声响起,像是一位音乐家在演奏;“叮叮当当”,那是风挤进纱窗拂动风铃的乐音。泡沫被风吹起,在空中轻舞、炸裂。一件,两件……终于洗完了。从盆里拎出衣服,拧干,挂上衣架,再挂到晾衣绳上,最后把盆洗了。“呵,真累啊!”我捶腰轻叹道。可一想到这只是妈妈“清晨交响曲”中的一支,不由得又心疼起她来。再次看向妈妈,只见她的嘴角勾出一抹浅浅的笑意,我想,此刻她一定做了一个很美很美的梦吧!

飘飞的泡沫、各色的衣服、额角的汗珠,妈妈嘴角的浅笑……都是我记忆中最美的风景。温暖的阳光中,我将那一刻的风景小心珍藏,我知道那风景里弥散着一个孩子对于母爱的解读与回馈。

关好心的锦盒,系紧记忆的丝带,我忽地想起一句温柔的话:愿时光静好,愿懂得刚好,愿母亲不老!

●点评

作文细腻再现了“我”模仿妈妈做家务的往事,表现了“我”对于母爱的理解与回馈。爱的风景真实可感,细腻动人。在生活的琐碎里,这份爱如涓涓细流,虽平凡却充满力量。作文行文流畅,语言优美,读来颇有韵味。

记忆中的风景

◎赵 昭

已是深冬,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行道树的枯枝在肆虐的狂风中发出阵阵呜咽。不远处,市医院顶楼的灯光已然亮起,温暖的红冲破了肃杀的冬,为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我送来无限慰藉,记忆中的风景又一次浮现……

那是怎样难熬的一天啊!

我知道,我病了,身上一会儿是热火灼身的滚烫,一会儿是如坠冰窟的寒冷。座钟已响过十二下,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正对上妈妈满是焦灼的眼睛。“这么烫!不行,得去医院!”妈妈皱着眉头,匆匆为我穿好外套。我用手撑着墙试图站起,但一阵晕眩却又迫使我重重跌倒在床上。妈妈吓坏了,她竟直接蹲下想要将我背起。起身的刹那,我明显感到了她的吃力。要知道,青春期的我,身高已和妈妈一般,但她仍坚定地背起我,迈着颤巍巍的步子冲向门外。我无力地伏在她的背上,任眼泪流淌。

门外是泼墨般的夜。刺骨的风,以一种无可抵御的凛冽直往骨头缝里钻。宽敞的马路上竟无一辆车经过。我把脸紧贴在她的身上,感受着这无边寒夜中唯一的温热。逆风而行的我们,似乎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压制着。妈妈大口地喘着粗气,脚步更显滞涩了。我担心她会摔倒,想要自己走,可她却执拗地将我背得更紧了些。妈妈昔日细瘦的双臂,此刻有如机械臂般,紧紧把我箍在她的背上。忽然有股湿热的东西从脸边流过,我定睛一看,是妈妈——带着湿热顺着耳畔流下的汗水。昏暗的路灯下,两人一影就这样艰难又坚定地前行着,像极了一幅孤独而又充满力量的剪影。

到了医院已经是后半夜,之后的事情我已记不大清了,但我却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寒夜里胸前的温暖,记得瑟瑟寒风中渺小却坚定的身影。即使已经过去了很多个日夜,那一晚,路灯下交叠的两个身影都将是我记忆深处最动人的风景,因为那风景里有着一个母亲的无畏与坚定。

回归眼前,寒风依旧,瑟缩不减,再次匆匆略过记忆中的风景,我的脚步不觉又无畏了许多……

●点评

作文细腻地再现了妈妈深夜背“我”去医院这一往事,将伟大的母爱寄寓在一件平凡却饱含深情的小事中。小作者摒弃了直白抒情,转而通过“伏在她的背上,任眼泪流淌”“执拗地将我背得更紧”等动作细节传递情感。结尾无畏的脚步与开头的“瑟瑟发抖”形成对比,一语双关,既说明小作者已痊愈,又暗示了小作者的成长,使作文富有意蕴。

【山西阳泉市实验中学】

上一篇: 丹青妙笔
下一篇: 留心观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