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看山不喜平

作者: 鲍静静

鲍静静,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田莘耕中学高级教师、区骨干教师。曾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学月刊·中学版》《作文新天地》《中国教育报》《语文报》等刊报发表文章100余篇。

大家通常不喜欢听教训,乐意听故事。好故事像一列隆隆前进的火车。这说的是,佳作需要画面感,而且要有像过山车一样的跌宕起伏。今天,我们要向经典的小说学习这种让叙述飞起来的“波折法”。

“波折法”可用“W”结构。围绕主旨,起笔设置愿望,谷底为阻力,阻力分两类:一是由社会和自然构筑的外阻力;二是由个人情绪撑起的内阻力。阻力之下,主人公经历多重努力,双方交衡后产生结果。故事达到首个制高点,就是字母“W”峰顶,故事到这里就完成了一半。好事多磨,同样道理,故事也要曲径通幽,方能渐入佳境。会讲故事的作者,这时候会第二次给情节设置一个意外的转折,让故事演绎成有心人天不负的喜剧,或者是事与愿违的悲剧。在文章的结尾,高明的作者会运用启发阐明道理的结局,这个也就是字母“W”的收尾了。

“波折法”写故事关键点,得通过想象搭建艺术的真实空间,而且要遵循主人公的人性逻辑,不然会有编造的痕迹。

“波折法”写故事的课文,有《溜索》《邹忌讽齐王纳谏》《天下第一楼》等,无不展现人性斑斓、历史波涛与深邃哲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