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小传

作者: 郭瑾瑜

1979年9月5日,母亲出生于温岭市箬横镇。

母亲说,她的爷爷奶奶是“贫民”。在箬横镇的一个乡村里,母亲与她的父母和姐弟一共五人,挤在一间低矮的小平房里。小小的矮屋里,哪有开心的童年。门前屋后都是大片大片的稻田。母亲说:“小时候家里穷,你外公外婆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做生意。我就和我的爷爷奶奶生活,家里的田地就靠我们几个老少打理。所以,每天放学就去割草、喂猪,一到农忙,就得割稻、插秧……各种杂七杂八的活,我都得干。”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只能管个温饱,谈不上好,有的只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母亲打小身子弱,农活又干得多,稻谷的芒刺还使她全身过敏。

骄阳挂在天边,母亲的身前是望不到头的麦田,风吹麦浪,伴随着簌簌的响声,母亲带着疲惫的身子弯下腰,她的手臂和脖子都暴起了青筋。大汗淋漓,烈日刺得她几乎睁不开眼来。

母亲一边干着农活,一边流着眼泪。这不是她想过的生活,不想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她想要过不一样的生活。她知道:努力读书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

母亲说:“以前拼命学,想给家里人争光,后来更想给自己奔个好前程。”母亲的历史学得很好,她说她总是没日没夜地背历史,一有空就背。她的数学不太好,就拼命刷题,不懂就问,别人休息的时候,她不是在背书就是在做题。就这样,她成了班级里的佼佼者。

从幼年、童年,到高中,母亲的生活像没有光一样,暗淡寂然。

一切的转折来自高中毕业那年,母亲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在那一个班里没有几个人能考上大学的时代,母亲欣喜若狂,终于出人头地。她和外公外婆相拥而泣:“爸、妈,我考上大学了!”

母亲成了家族中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毕业后她选择老师这一职业,十年育人,终是桃李满天下。

“在那个闭塞贫穷的小乡村,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努力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她说。

从这篇小传中我们能看出什么来?传记要凸显人物核心品质,作者抓住了一个核心词——“努力”来写母亲。选取从小分担家务、认真背书、终于考上大学等典型事例突出母亲的核心品格。尤其要注意的是,传记中的人物不能脱离环境,要从具体环境中彰显人物的品质。如本文中母亲小时候所处环境中的低矮的平房、大片的稻田以及麦田等,以及文中写到的时代背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没有几个人能考上大学的时代”等。

因此,我们知道,撰写人物传记,应把所写的人物放到他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关系、时代背景中去,从表面现象深入到人物内在,抓住人物的本质进行记述。

请再看另外一篇——

上一篇: 全面·凸显·表达
下一篇: 胡先生小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