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丹麦人的“小确幸”

作者: 温雅

烛光:丹麦人的“小确幸”0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烛光曾带给我们多少诗情画意,留下多少动人的故事,但随着社会发展,如今我们一般都用不上蜡烛了。只有在追思故人时,或者在生日许愿时,蜡烛才能派上用场。

蜡烛真的淡出人们的生活了吗?倒也不是。至少在丹麦,蜡烛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物品。欧洲蜡烛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丹麦每年人均消耗蜡烛大约6千克,居欧洲各国之首。据丹麦当地媒体报道,在漫长的秋冬季,超过半数的丹麦人几乎每天都要点蜡烛。如果那时你有机会去丹麦游学,一定会对教室、寝室里随处可见的烛光感到惊讶——他们将之视为温暖的陪伴。

丹麦语里有个词叫“lyseslukker”,意为“扫兴的人”。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吹灭蜡烛的人”。丹麦人喜欢蜡烛的历史由来已久,还记得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吗?“火光亮起来了!她将自己冻得发僵的小手盖在了上面,此时,它就成了一束明亮而暖和的火焰,就像一根燃烧着的蜡烛……”如果不是因为贫穷,小女孩卖的就不是火柴,而是蜡烛。安徒生有着强烈的蜡烛情怀:安徒生首部童话作品的题目就叫《牛油蜡烛》。

丹麦人不仅在室内点蜡烛,外出时也会带上防风蜡烛或浮在水上的蜡烛。在寒冬,蜡烛是抵挡黑暗的武器;在夏夜,蜡烛是户外聚会、露营探险的必备品,既方便携带又能制造浪漫。对丹麦人来说,点燃蜡烛不仅是亮起一束光,更是创造了一种光影的魔法,让生活变得更加惬意。

一位丹麦朋友告诉我,只有在烛光下,才能真正感受到丹麦人所推崇的hygge。在丹麦语中,hygge意为“舒适、安逸、自在”,描述的是一种被美好事物包围的怡然自得感。我觉得它很像中文里的“小确幸”。幸福并不一定要刻意去追寻,也许只需要点起一根蜡烛,你就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小贴士:

1.丹麦地势相对平坦,最高的山,海拔高度只有约173米。

2.丹麦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无论什么样的天气,都能在丹麦见到骑自行车的人。

3.从丹麦的任何一处出发,到海边的距离都不超过50千米。

4.丹麦是一个多雨的国家。丹麦人还会拿这个开玩笑,说丹麦夏天的雨和冬天的雨唯一的区别,就是夏天的雨水稍微暖和一点。

(艾文摘自《中学生天地》2024年第12期A,视觉中国供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