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量化
作者: 初程在整齐划一之前,世界各地其实自有一套量化世界的方法。
Poronkusema,芬兰语中的长度单位,指的是一只驯鹿不停歇地信步而行的最远距离,不分少壮,不分体格。这注定是一段长短没有定数的距离。可芬兰人还是给出了明确的答案:4.7英里(约7.6公里)。也只有对驯鹿如数家珍的民族,才会对一只驯鹿的信步如此着迷,与之同行,心下计量,于千千万万个个体中打捞出一个平均值。
Gurfa,在阿拉伯语里指的是一只手可盛装的水量。手有大小,手心也有深浅,一捧一掬,这依然是个含糊不清的量。我很好奇这个词何时何地才会派上用场。也许是因为那片土地上向来水贵如油——越贵重的东西就会拥有越小的计量单位。
在我们的母语中:大拇指和中指撑开的最大距离,叫作一拃;双臂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叫作一庹;人行走时双脚之间的距离,叫作一步。祖先们是从自己的身体开始,对世界做最初的丈量的。
因此,世界是经验之下的,是真切可感的。对世界的量化发生在触碰、行走、观察中,并不只是陌生缥缈的数字。
(庆年摘自《今晚报》,视觉中国供图)
上一篇:
一期一会:我把世界装进背包
下一篇:
摘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