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的兴趣“入门经”

作者: 果果

理科的兴趣“入门经”0

很多人不喜欢学习理科,是觉得理科内容复杂枯燥,不仅要背一大堆公式,还要计算。特别是数学函数、化学反应、物理力学等,一算就是密密麻麻一大堆,看起来又和实际生活没什么关联。

其实,理科内容才是最贴近我们自身和生活,又极致浪漫的存在。它虽然不能像文科那样,靠大量阅读就能培养语感、营造学习环境就能明显进步,但也有很多让人爱上的“入门经”。

生物与生命力

我们第一次学习的理科内容是数学,但第一次接触的理科知识一定是生物,因为人类自身是生物。所以学生物时一定不要直接干巴巴地背细胞分裂、光合作用等概念,背多了还容易背乱、背岔。要先学会感受万物的生命力,从好奇探索的角度进入。

有两个很棒的切入点,一是探索自身。了解自己体内的每个器官、组织、细胞是怎样运转的,又是怎样塑造出这样的“我”的;了解人会发烧是因为下丘脑调节体温,流感是病毒侵入体内损害了细胞;了解“我”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个切入点是走进自然。去真实触摸一朵花,看着它舒展花瓣,并想象看不到的那部分,比如吸收阳光后它的根茎有怎样的变化。去探索这种虫子是彩色的、那种虫子会飞,它们是怎样演变的。要自然而然地去了解、学习,再记住。

化学、幻想和产生

和生物、物理不同,化学会产生新物质,所以学化学的乐趣在于体验和创造。

化学的兴趣点反差很大,一种落地生活。比如,洗衣服时,不同的污渍要用不同成分的洗涤剂,了解了这些,就能变身人见人夸的生活小能手。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纪录片《门捷列夫很忙》,里面把我们似乎触不可及的各种化学元素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化学的另一种兴趣点则极为浪漫。用硫酸铜“造极光”,你喜欢吗?不同的比例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哦。还是你更爱高锰酸钾的紫色?氯化亚铁的绿色也很有生机呀。还有,《现代炼金术士》你感兴趣吗?一起看起来呀!

有一种高效记忆法是背图而不是背字,面对化学公式,也可以背实验步骤而不是背字母哦!

物理的宏观浪漫

物理的“入门经”不是两种,而是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打实操做实验,适用于初中部分的物理知识:小球和摩擦力、连接电路、测南北极……这些实验不仅有趣,还能让人轻松理解所学内容。

但到了高中,物理学习逐渐深入,那些“能量、力、光、电、磁”等,会一下子变得复杂难算又没有实感。这时,逻辑性强的人可能不会被影响,但另一部分思维偏哲理意象的人,会无法深入理解和耐心计算。

那么,干脆让它变得更难懂、更庞大一些。比如,时间不止搭配加速度,力学也不止重心加速度,它们汇总成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的entropy(熵);也可以是需要观测、进行数据分析的恒星……先找一些你喜欢的大方向去了解并研究,再回归课本融会贯通。物理的定理、公式和规律其实都非常简明扼要,一定能让你对课本上的知识点豁然开朗。

数学的逻辑、美学和心理学

如果你不喜欢数学,不妨先对数学建立起认知:数学是没有模糊界限,逻辑清晰的确定性的科学,所以我们应该用同样的思维去学。至于对数学的兴趣,可以从两个方面感受一下。

第一个是美学。不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黄金分割比例,很多美丽的曲面建筑、建筑上的线条,比如北京大兴机场,满满都是几何问题。

第二个是进阶感。数学的知识点不会有断层,每一个知识点都是过往基础知识点的延续和提升。有时候不如就着这种进阶打开思路,一道道、一层层地升级,获得玩游戏时打怪的刺激感和成就感。

毋庸置疑,学习肯定是辛苦的,但兴趣也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希望你学习时不被设限,掌握更多可能。

(悠比摘自《中学生博览》2025年第2期,邱炯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