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友谊”的10个标志

作者: Ivan A.R.小点点 Helena

“好的友谊”的10个标志0

1.联系时很舒适,不刻意

一段友情刚建立时,人们习惯用回消息的速度和长度来证明对彼此的在意。但当关系已经足够深入时,如果对方没有及时回复,我们感受到的更多是担忧,而非怀疑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分量。在收到问候时,也不会出于礼貌或客套,刻意用力地回复。在回复消息这件事上,好朋友之间是松弛的。

2.一起做很幼稚的事

为了适应社会,我们往往会让自己显得成熟稳重。但和好朋友在一起时,我们会开心得像个孩子。这是因为,随着感情的深入,好朋友之间会相互接纳,逐渐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就像进入了双方专属的小世界,甚至会一起无意识地排斥外部世界。好朋友不会让你一个人做蠢事,他会陪你一起做。

3.能秒懂对方的非语言信息

你没说出口的话、没做出来的举动,你心中的那个朋友会懂吗?如果会的话,很有可能你们已经“共脑”了!

人们总是喜欢与和自己有相似特征的人交朋友,也就是说,成为朋友的那一刻,就已经奠定了你们有“共脑”的基础。此外,你的朋友可能比你想象的更懂你。虽然我们通常会认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但我们在了解自身时可能存在盲点——或许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口渴时会不自觉地舔嘴唇,而朋友已经盛好一杯水摆在你面前了。

4.吵架不影响你们的关系

好朋友之间是会争吵的。这是因为在一段关系中,吵架也是一种积极沟通的方式。

有研究发现,在一段关系中,争吵确实可能在短期内给双方带来不适,但争吵中会发生诚实的对话,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关系的健康发展。

5.能直接给出负面的反馈

当你和好朋友逛街试衣服,在他试到一件不合适的衣服却很喜欢时,你会不会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相信你是会的,因为你会尽你所能地帮助好朋友得到最适合他的东西。

好朋友在面对观点冲突时也同理。研究表明,与面对非好友相比,个体在面对好朋友与自己的观点冲突时,更倾向于解释自己的立场、批评对方的立场。这种应对观点冲突的方式是具有建设性的。我们也明白,当我们给出负面反馈时,针对的是对方的观点而不是他这个人。这种讨论并不是带着情绪的争吵,而是双方开诚布公地表达观点。

6.了解彼此生命中的重要事件

有些事,你的朋友记得比你更清楚。

如果你的朋友能够记住你的很多事情,根据记忆理论,他把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才会对与你有关的事情产生强烈情感,所以会格外注意并认真记住,从而在需要时想起。

7.不会互相客气,也不会担心被占便宜

好朋友之间,“面子”并不重要。你们手机里存的可能都是对方各种搞怪的照片,而不是那些端着的、有距离感的照片。

好朋友往往不会互相客气,也不会担心自己被“占便宜”。真正的朋友是互相支持、互相信任的,甚至有时可能会把对方的利益摆在自己的利益之前。

8.你享受着他的照顾,但不忘记表达感激

有些人的付出会让你感觉是“明码标价”的,即他们在付出的时候会对你有同样甚至更高的期待。这种期待会给你带来“要回报”的压力。但在好朋友面前,你会感受到真心的支持。双方的付出都是自愿的、无条件的,因此你能开心地面对他的付出,享受他对你的照顾。

不过,在享受他的付出的同时,你也一定不会忘记感激他。因为你心里很认可他的付出,并真心地希望他知道,他在你心里有多好。

9.了解你的缺点,也更包容你的缺点

你可能会发现,你的朋友对你很“双标”。例如,一些放在别人身上他们接受不了的缺点,放在你身上就可以包容。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内外群体偏差”。其中内群体偏差指的就是人们会倾向于偏袒与自己同属于一个团体的人,我们常说的“护短”“认亲不认理”就是出于这种心理。当你的朋友能包容你的缺点,对你“双标”的时候,意味着他把你放到了自己所属的团体内。

好朋友不会让你感到戒备,在他们面前,你也更愿意袒露自己真实的一面。好朋友能够接受你的缺点,因为他们不需要你是完美的,而是希望你真实自在地生活。

10.愿意迁就彼此

人与人的相处中总会遇到分歧。好朋友在遇到分歧时,会愿意踏出自己的舒适区为你做一些尝试:去他不感兴趣的餐厅、看不喜欢的电影、听从不会听的音乐会……你们会为了迁就对方的兴趣而放弃自己的一部分需求。

没有任何一种相处是不需要相互妥协的。好朋友就是,心甘情愿为你妥协。

(今天也要很开心摘自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视觉中国供图)

上一篇: 幽默
下一篇: 亲爱的“含羞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