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的礼物

作者: 陈思呈

意义的礼物0

那天是周日,我带着我的狗在那个街区闲逛。

街面儿上的路是石板路。同伴凌敏是广州本地人,她说她小时候,这里是一条河涌,因在巷内屋后,所以也叫后涌。

有个老阿姨观望我们良久,伸手来摸我的小狗,边摸边问:“它晚上睡觉要不要盖棉胎?”另一个阿姨坐在自家门口,正在清洗一副鱼肠,我看得入了迷。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看见那户人家的。

那户人家门口堆着几件缺胳膊断腿的家具,叠放着竹匾,竹匾上面晒着草药。

在这堆杂乱的物件后面的墙上,显眼地贴着红纸,红纸上面密密地写着毛笔字,字体歪歪扭扭:“自愿为原则,受骗自负。”再往下还有:“专治疑难怪症,各部位疼痛。”

一个矮小的男人从屋内走了出来,他的眼睛没看我们,却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去坐。屋内有两个街坊正坐着喝茶,还有一个穿着校服的小孩正在写作业。

刚开始我其实没有注意这个孩子,我的注意力都被那个男人——后来知道他姓李,于是我们叫他李师傅——吸引住了。他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经历,说他并不是本地人,但如我们所见,他在这里很受欢迎,街坊对他很好,冰箱、煤气灶、桌椅——他站起来,一一指给我们看——都是街坊送给他的。他来到这里二十年了,除了行医,还收废品。有一次收废品,有个人往他的小孩头上打了一棍子——这时我才注意到他的孩子。

我看不出那是个男孩还是个女孩,头发剪得很短,但皮肤特别白,可能是个清秀的小男孩。我犹豫着问:“是儿子还是女儿?”

李师傅说:“女儿!”小姑娘的脸有点红。我赶紧说:“小姑娘留短头发方便啊。”

小姑娘一直在无声地逗我的狗。她向狗晃动着手中的笔。我的狗坐得端端正正的。她很开心地问:“我可以摸它吗?”“你当然可以摸。”

小姑娘伸出手,狗马上亲昵地向她伸长了脖子。小姑娘喜悦地问:“它叫什么名字?”

小狗名叫意义。它向小姑娘展示了它的下巴和肚皮,小姑娘不时地尖声大笑,她爸爸——也就是那个李师傅说:“我不会惯着她的,她要留头发,我说‘不是你要留头发就能留头发,不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因为她没有母亲,所以我要严格管教她。”坐着喝茶的大叔插嘴了:“她是不是你的亲生女儿?是你的亲生女儿你就对她好一点。”李师傅不回答。

小姑娘对她爸的讲述置若罔闻。小狗意义正在疯狂地表演才艺。

“意义,坐下!”她威严地说。小狗坐下。“握手!”小狗握手。随后,人和狗四目相对。意义的黑眼珠含情脉脉地看着她。小姑娘喜不自胜,不知如何是好。她显然难以处理心底突然涌出的对小狗的爱,难以应对这突然降临的萍水相逢。她双手徒劳地抚摩着小狗,越摸越伤感。终于,她想到了办法。

她小声问我:“我可以送给它一个礼物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上了楼。从楼上下来时,她的手里拿着一条粉红色的珠子项链。

“我要送给意义!”她大声宣布,并试图将项链戴在意义的脖子上。

我马上制止了,因为怕意义咬断或者误吞项链。小姑娘祈求地看着我,小心地把项链拿在手里。

这时,她爸爸突然冷笑了一声,说:“那是假的,是塑料的。”

小姑娘的脸红了起来。我赶紧说:“但很好看啊。”

她爸又说:“是我捡废品捡到的。”

小姑娘尖声反驳:“是我同学送给我的!”

“是我捡废品捡到的。”

“不是!是我同学送给我的,她送了两条给我,这条是粉色的,还有一条是紫色的。”

她爸抬抬下巴,又轻笑了一声,再次向我们强调:“是我捡的。”小姑娘的脸轻微地抽搐起来,她拿着那条项链,又尴尬又沮丧,不知如何是好。她把项链攥在手心里,尽量不引人注意地塞进自己的校服口袋里。

我觉得应该告辞了。我带着意义离开,小姑娘又坐回了她的作业前,她没有和小狗说再见,也没有再抬头看一眼我们。

出门后我们继续逛街。附近有一个老市场,我买了“红衣香蒜”“黄肉土豆”,其实就是蒜头和土豆,我是冲着它们的前缀买的。我经常在市场里欣赏广州的民间语文。广州人光是形容水果很甜就有七八种说法:甜到漏糖,甜到起沙,甜过杨钰莹,食过返寻味……

我还看到某处的墙上写着:“某机构,转个靓弯就到。”“靓弯”——民间的诗人啊,你知道连一个转弯,都是需要形容词的!

我们逛得很开心,但我总觉得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对。

我有点后悔了。刚才,我应该让小狗戴一下那条项链的。小姑娘肯定是把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全都想了一遍——有什么可以给小狗玩的?有什么能让小狗感到快乐的玩具?仔细思量,她决定拿出这条项链。

现在再返回他们家好像不太合适了,而且我们也越逛越远了。

我突然觉得我和那个小女孩有某种相似之处,尽管我说不出那是什么。

直到第二天,我还不时想起那个小姑娘拿着项链尴尬的样子。

我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小挂饰、珠子项链、珠子手链,都很便宜。我还有一些漂亮的铁盒子、木盒子——我真的很喜欢收集这些——把琳琅满目的珠子项链放在各式盒子里,每次打开都是一片光华璀璨。

我从这堆小玩意儿里挑了一些,周二中午,又去了一趟李师傅那里。

门依然大开。我把那包珠子项链递给李师傅,说给他女儿。他有点吃惊,但不多。但他说:“你等一下。”

他转身回屋找什么,过了好一会儿,他拿着一张纸出来了。他开始在纸上写字,写得很慢,很认真。写好后他把纸递给我,上面是小姑娘的名字和生日,还有上学的学校和班级。他的字比我想象的要好。

那么,小姑娘放学回家就能拿到这些珠子项链了——来自小狗意义的礼物。对,这是来自小狗意义的爱。

(万能的胡椒摘自《文汇报》,Cyan Lin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