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学子在北方澡堂
作者: 阿文作为一个南方人,刚到北方念大学的时候,我对澡堂很不适应。
尤其是,我的大学底蕴深厚。然而底蕴越深,意味着建校历史越长;历史越长,可能意味着宿舍越烂。
刚到宿舍,还没推开门,我就有点儿失望。那是一扇老旧的木门,门锁是最老式的弹子锁。开门之后,我看到一个破旧的八人间,地面上没有瓷砖,而是黑黝黝的水泥。四张铁架子床占据了所有空间,上下铺都是光秃秃的木板。窗帘边上露出了一扇小玻璃门,门上贴着马赛克窗户纸,看不见里面是什么。
我的心里升起了一丝期待,那可能是独立卫浴。可推开小玻璃门后我发现,那只是一个阳台。阳台上悬着两根晾衣竿,角落里蜷缩着一只不知哪年哪届的学长留下的黑袜子。于是,报到的当晚,我不得不穿着背心、裤衩、拖鞋,端着一个放洗浴用品的小盆,和舍友一起奔赴我的第一次公共澡堂之旅。在那里,我们要“坦诚”相见。
第一次走进北方大学的澡堂时,我不禁瞪大了眼睛。在这个广场式的开放空间里,每个人的头上都有一个淋浴喷头,他们美滋滋地享受着自己的洗澡时光。而令我不适应的是,换衣服时,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半米,我换着换着,经常就会碰到身边的人。
在北方的澡堂里,你还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一个一米八几、一身肌肉的壮汉,站在另一个一米八几、一身肌肉的壮汉旁边,手上戴着个手套一样的东西,在给对方搓背。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让我好奇不已的小东西,叫搓澡巾。
起初我觉得有点儿别扭,我会有意地背过身去,脸朝墙壁,想尽快洗完澡。但一个月后,我的拘谨渐渐消失了,我甚至爱上了澡堂。因为我发现,澡堂比独立卫浴好太多了。
首先,出水量大。学校澡堂的喷头固定在墙壁上,水流面积大,冲击力强,唰唰几下就冲得浑身通透。不像家里的手持喷头,水流温柔,擦了沐浴露后半天都冲不干净。
其次,热度合适。在学校澡堂,锅炉房会提前将水温烧到恒定值,这样不管什么时候放水都是温热的,且无论你洗多久,水温都不会降低。
再次,空间大。家里的卫生间有马桶、洗脸盆,有些还会放置洗衣机,洗澡时甚至有种挤地铁的错觉。在澡堂,你可以任意伸展躯体,张开双臂。在大雨般倾泻的水流下,你就是刚刚逃出肖申克监狱的安迪。
此外,学校澡堂里还有很多喜欢唱歌的人。在赤身享受沐浴的环境下,人很容易身心放松,雅兴大发,再加上澡堂水汽朦胧的意境、3D环绕的声音效果,很适合作为KTV。
据我观察,澡堂里的歌唱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情歌王子派。此类人擅长演唱各种抒情歌曲,唱歌时音量适中,喜欢在擦沐浴露时唱歌,声音悠扬婉转,可以传得很远。第二类,沧桑怀旧派。这一派喜欢唱老歌,更倾向于抒发内心感受,唱歌时抑扬顿挫,声音小时听不见,声音大时能吓人一跳。第三类,激情摇滚派。他们唱歌时会选择流量最大的喷头,将身体完全置于水流之下,任由水花击打着他们的头顶,水流则像蚯蚓一样布满他们的脸庞。他们眉眼紧皱,嗓子里发出与生命抗争的怒吼:“这是!自由的!感觉——”我想,他们在唱歌的时候,一定幻想自己怀揣着梦想,奔跑在大雨滂沱的街头。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两派比较独特。
合唱派一般是熟人一起来洗澡,一个人开始唱之后,其他人都会跟着唱。相比于一个人唱,一群人唱的优势是,某个人一旦跑调,声音会被合唱声掩盖。加上澡堂得天独厚的3D环绕声效果,唱得还比较好听。
练嗓派最沉醉,他们眼中完全没有旁人。一次,有人唱李健的《传奇》,唱到“想你时你在脑海”时,他非要一直重复那个“想”字,反复琢磨音色。于是,周围的人不断听着他“想、想、想、想……”地试了十几遍,终于唱了出来:“想……你时你在脑海……”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在北方校园里,那种宽敞、明亮、冲刷一切的澡堂,是真正适合洗澡的地方。那里能使所有人的真性情得到释放。
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大学澡堂的模样。
(一米摘自微信公众号“我要WhatYouNeed”,邱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