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叫希罗多德的男孩

作者: 罗倩仪

那个叫希罗多德的男孩0
那个叫希罗多德的男孩1
罗倩仪

初三,我终于坐到了靠窗的座位。夕阳有股温柔却坚定的力量,在晚自习时分,穿破细叶榕和芭蕉树的阻隔,把丝丝缕缕的光亮洒在我翻开的课本上,书页瞬间变得古旧、蜡黄。假如那时读的是文言文,便有种研读密宗残卷的感觉了。

美中不足的是,有个男生坐在我前面。他个子很高,但由于坐在靠墙的位置,并不影响我看黑板。下课后,他习惯侧身靠墙而坐,我的一举一动都能被他用余光捕捉到。每当我站起来,他便恶作剧般倏地起立,用手比画着跟我比高矮,并用嘲弄的语气说:“你真矮,才到我下巴。”他还笑话我嘴角有痣,说那是贪吃的象征。青春期的我对别人的评价很敏感,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而他是唯一不断给我负面反馈的人,一次次令我跌入窘迫的困境。

一个周日傍晚,他返校特别早。晚自习的铃声还没响起,他兴奋地翻开手机,给我看他女朋友的照片。我有点吃惊,他这么不正经的人居然会有女朋友,还是班花。班花白皙清秀,齐肩短发迎风微动,浅笑倩兮,楚楚动人。然后,他很突兀地拿我跟他女朋友做对比:“她比你漂亮多了,你看起来没有都市感。”

我不再理会他,把手上的英语书竖起来,变成一堵墙。

他还说过更过分的话。在背诵政治书上的法规时,他跟同桌兴高采烈地讨论着我和我身边的两个女孩看起来分别像哪种犯人。我觉得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从两颊到耳后根潮水漫延似的逐渐变红发烫。我发誓再也不跟他说话,不管他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都不再给他讲解。

他时常在我跟前像祥林嫂似的絮絮叨叨,抑或像郭德纲似的讲单口相声,见我始终不搭话,只好沉默着转过身去。

直到有一天,他异常沮丧地回到教室跟我诉苦,他向班花表白被拒绝了。天哪,原来班花压根儿不是他的女朋友,只是他暗恋的对象而已!他不停念叨着内心的抑郁、苦闷,乞求从我这儿得到安慰,我却不厚道地笑出了声:“活该!”我从不赞成早恋,哪怕那时自己也有偷偷爱慕的男生,但我始终认为,在这个年龄段,对于喜欢的人悄悄喜欢着就好了。

见我无法跟他共情,他惊讶地丢下两句话:“你还是人吗?你就是个冷血动物!”

一连几天,他死活都不肯读书,整个人像一棵蔫儿白菜。自己不读书就罢了,他还三番五次打扰我,让我不胜其烦。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我警告他,要么读书,要么沉默,再影响我,我就告诉班主任。他不相信我能干出这种事,依然如故。

的确,把这件事告知班主任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尽管这一做法没有错,但大家更倾向于自行解决同学之间的事,你一旦让老师介入,就会被全班同学视作“叛徒”。当班主任在班上强调期中考试的重要性并模仿他对我说的那些话时,他便知道我宁可当“叛徒”,也要告发他。

我总算可以好好读书了,却也得到了意料之中的鄙视。不少同学喊我“叛徒”,但这些人里竟然不包括他。他不仅没有瞧不起我,反而因此对我欣赏有加,正式跟我讲和。

刚和好,他又习惯性地把我惹火了。他说:“原来你这么有个性,难怪小伍那么喜欢你。我还劝他别想了,你长得又不是特别漂亮,个子还矮……”我气到翻白眼:“走开——”

我们是从初三开始学习世界史的,涉及方方面面的历史人物。同桌笑言:“这些历史名人的名字都蛮好听的。”“是呀,比如‘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我笑着附和,脸颊却不由自主地微微发烫,心底涌动着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

可我怎么也没想到,我的秘密竟被他一眼看穿。他知道我喜欢那个叫希的同学,而我姓罗,希罗多德融合了我们俩的名字,因而我格外喜欢。原本他只是大胆推测,但我眼中的慌乱令他确认了此事:“难怪你不喜欢小伍,原来心里已经有希罗多德了!”我的脸更红了,希罗多德成了我跟他之间的秘密。

希喜欢踏着铃声进教室,身影快速闪过走廊上一扇又一扇的窗户,直达教室门口。每次看到,他都会扭过头对我说:“希罗多德来了哦——”我立即低下头去,鼻尖都快磕着书本了,心里惴惴不安,生怕更多人知晓这个秘密。每当他提到希罗多德,哪怕只是单纯地背诵知识点,我都会心头一紧,开启新一轮的惴惴不安,酸甜的秘密开始变得苦涩,日子变得煎熬。我渴望摆脱他。

第二学期开学后,班主任重新给同学们安排座位,我被安排到第一组,他留守第四组。我心里窃喜,终于不必再听他的一切废话。

班主任一声令下,同学们快速行动起来。抽屉里和桌面上放满了积累三年的课本和资料,我正思考着应该分几次把它们搬过去。这时,他二话不说,把我所有的书本、资料连同桌子一块儿扛了起来,往我新座位的方向走去。我拎着椅子走在后面,那是我第一次认真看他的背影,很高很瘦却很有力量。

那也是我记忆中他做的唯一一件让我有一点点感动的事。为什么只有一点点呢?因为那份感动还没来得及酝酿好,他便放下桌子,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敲敲我的头,用嘲弄的语调跟我说:“换座位后,你离希罗多德更近了哟!”

此人着实讨厌,我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报复他。

第二次模拟考试后,班上很多同学开始写同学录,请要好的朋友拍照留念。万万没想到,他居然会跑来邀请我跟他合影。“我是绝对不会跟你合影的!”我当众拒绝他,心里升腾起报复的快感。我决意让他尝试一次尴尬的滋味,但想象中的画面并没有出现,他似乎并不觉得难堪,更多的是难过。

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说过话。

中考结束,我们分别考入不同的高中。我和他不再有任何联系。

再次见到他是在高考之后的暑假,那天,我乘坐公交车时意外发现,他竟是车上的售票员。只见他头戴一顶荧光绿鸭舌帽,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整个人黑了、瘦了。车上乘客很多,还没开空调,异常闷热,他忙着收钱、找零,有些忙乱甚至狼狈。我把钱递给他的时候,他并没有认出我来,而是抱歉地说:“不好意思,麻烦你等一下,我先给别人找零钱。”

他最终还是没认出我来。我不知道这三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他是在做兼职还是专职。

我突然有些感慨,时间将我和当年的绝大部分同学都分隔得很远很远,远到成为彼此的谜团。

初中、高中、大学,我一路循规蹈矩地念下去。大二的某一天,他不知通过什么渠道,突然在网上联系到我。他把我发布在网络上的照片浏览了一遍,圈住其中一张合影,说:“这是你男朋友吧?没有我帅!”

接着,他问了一个我意料之外的问题:“你喜欢过我吗?”我如实告诉他:“并没有。”“哈哈哈,好在我也没有。”他回复得飞快,像是提前准备好了答案。这是他说话的风格。恍惚之中,他似乎一点儿也没变。然后他又消失在时间的洪流里。

忽然有一天,朋友在翻看初中毕业照时,一个接一个地指着照片上的同学问我是否还记得他们。我猛然发觉,很多人与我失去交集后,真的被我遗忘得一干二净,不管如何在脑海中打捞,都捞不出一星半点的信息。但当朋友指到他的头像时,记忆立刻变得生动起来,我激动不已:“我记得,他他……他是……希罗多德!”

最后,希罗多德竟成了他的名字。也许,很多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希罗多德”,他对你的感觉介于喜欢与不喜欢之间,总是在否定你的一切,挑战你的忍耐力,这反倒令你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慢慢蜕变成更好的自己。而那个我曾真正喜欢过的男孩,却在岁月的更迭中面目模糊。

(本刊原创稿件,豆薇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