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遗失之物立下“电子墓碑”
作者: 陈静 张星雨玩偶“贝贝”之墓:童年的创伤曾被它治愈
墓志铭:“我把其他没被丢的公仔都留住了,唯独我最爱的贝贝被带走,永远地离开了我。为此我哭了好几个夜晚,她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但她的样子我还历历在目。”
每个晚上,陈世迁坐在书桌前写作业时,玩偶们总是悄无声息地坐在他身后。有时,他能感受到它们投来的目光,便转过头说:“等我写完作业,再来陪你们。”童年时的陈世迁喜欢跟玩偶说话,很少与人交往,玩偶是他的世界。他收集了很多玩偶,并为它们“组建家庭”。但不管他拥有多少玩偶,贝贝始终是他最爱的那个。
陈世迁从小就喜欢蓝色,却很少见到蓝色玩偶。小学时,他在商场一眼看中一只天蓝色的毛绒小熊,小熊手上还抱着一个粉黄相间的“爱心”,上面写着“love”。他把小熊带回家,取名“贝贝”。他每天抱着贝贝睡觉,伤心难过时抱着贝贝躲进衣柜,出来时哭得泪流满面。“贝贝”是在陈世迁12岁那年被弄丢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看《玩具总动员》都会想起丢失的贝贝,忍不住伤心。
如今,陈世迁已经长大,不再需要抱着玩偶入睡。那些留下的玩偶被收进了一个袋子,他不会再向它们倾诉,甚至很少打开那个袋子。一个冬夜,他躲在被窝里,点进“遗失之物墓园”,为毛绒小熊贝贝写下了一封缅怀信。未来,或许有一天,剧本创作专业的他会把这段时光带到大家面前。
旧笔袋之墓:怀念闺密的小字条和老师的奖励
墓志铭:“后来,我肯定有了新的笔袋,也有了新的笔。但是不知为何,我却经常想起这个可怜的笔袋,想起那遥远的青春期。我感觉好多事情都变了。好多回忆都随着这个笔袋,突然消失在一个意外里。”
笔袋是姚珊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花二三十块钱随手买的,她刻意选择了“不流行”的碎花花纹。一个小小的笔袋,却代表着她大大的自我。笔袋里有很多宝贝——父母送的红色钢笔、初中英语老师奖励的红色中性笔、同学送的美工刀、闺密上课传的小字条、上课走神时叠的千纸鹤,还有偷偷写下的日记。
初二暑假,姚珊转学到另一座城市,分别前夕,闺密从两人的“小字条专用本”上撕下一张棕色的纸,写下了喜欢的歌词。不久后,姚珊去了新的城市上学,这张字条就一直静静躺在笔袋中。
高二的一天,姚珊突然发现,桌上的笔袋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到。之后的整整一年,她都没买新笔袋,因为执着于找到之前的笔袋。直到过生日时,高中同学送了她一个新笔袋。偶尔想起旧笔袋,她还是会舍不得。她说:“旧笔袋里有很多东西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粉色日记本之墓:纪念青春岁月和逝去的友谊
墓志铭:“3本厚厚的日记本里写了我的暗恋史,记录了和朋友的日常,还记录了我从高一到高三一点一滴的进步。还有那段心情压抑的时期,是日记本和我对话,陪我一点点变坚强。日记本是整个青春我最珍贵的物件。”
高中毕业两年多了,直到现在,当望向书架上那排笔记本时,周青仍然会想,如果丢失的日记本也在其中该有多好。
A5大小的胶套本,她最喜欢的粉色封面,扉页上写着座右铭——“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内页里贴着樱花标本、夹着同桌间传的小字条和高考前夕的粉色礼炮花瓣。

那时,周青常常在第三节晚自习写日记。同学们都在写作业,她却从抽屉里拿出日记本,“开小差”。周青印象最深的一则日记记录的是与朋友的日常,写了整整3页,充斥着各种情绪。那天,月考结束,她和两个朋友到操场上疯玩。夕阳下,她们沿着跑道散步,躺在草地上聊天,漫无目的地瞎聊。“那时真的很喜欢那两个朋友,跟她们在一起很开心。”后来,曾经以为友谊会天长地久的朋友却因某些不愉快而渐渐疏远,她在日记本里反复写下:“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高考结束那天,她考完英语回家,想记录此刻的心情,告别中学时代,却发现日记本不见了,各个角落都找遍了,也没能找到。她想,日记本大约随着教室里的旧书一起被大卡车拉走了,而她浓缩在日记本里的3年高中时光,也宣告结束。
周青在“遗失之物墓园”立下了“高中3年日记本之墓”。网友纷纷在评论区分享自己存在日记本与云盘里的记忆,每次点开这些帖子,周青都会感到一丝安慰:“原来,有人可以理解这种痛楚。”
公路车之墓:对自由的追求不曾改变
墓志铭:“我最爱的公路车,你是我的好伙伴,我将永远记得你,但我永远不会再买‘美利达’的公路车,因为看到那个标志就会想起你。如今我想回归骑行运动了,将买一辆新车并且好好珍惜它。”
很长一段时间内,周岚走在校园里仍会不自觉地在车流中寻觅那抹黑绿色——她在想念一辆公路车。大一入学,为培养骑行爱好,她花一大笔钱买了辆“美利达”公路车。她从没为一种爱好花过这么多钱,所以格外小心。出门骑行,去公共卫生间,她会抬着车子进去;路遇沟沟坎坎,她就下车提着车走;骑行回来,她会把车存放在学校附近的小区车库,还特意为此办了停车月卡。
她骑着这辆车去过北京西站、奥森公园、圆明园,去奥森公园的那条公路宽阔、崭新,她可以一路驰骋。还有那个深秋的傍晚,她骑车沿着空旷的街道穿梭,冷风在她耳边嗖嗖掠过,一盏盏昏黄的路灯闪向身后。她绕着北大校园骑行一圈,至今难忘独自夜行的自由。
没想到,她还没来得及骑去更远的地方,车就被偷了。

周岚试图用各种道理说服自己接受这件事。之后,她不再骑行。“立碑”仿佛就是告别,后来她几乎从未再点开这个帖子。
如今,正在读研的周岚买了一辆全黑仿赛车样式的摩托车。她已经不会再想起那辆公路车,但仍然喜欢兜风的感觉,“你不仅能看到路边的风景,还能感觉到风触摸你的皮肤、闻到空气中的花草香,这是一种如此丰富、敏锐的感受”。
(李金锋摘自《北京青年报》2022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