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也要引领时尚

作者: 瑶华

长颈鹿也要引领时尚0

也许你很难想象,在19世纪20年代末,世界闻名的时尚之都——法国巴黎,曾掀起一股“长颈鹿热”。那时候,长颈鹿可是当之无愧的时尚弄潮儿。

“长颈鹿热”在当时风靡到什么程度?巴黎城内最时髦的女子纷纷梳起高耸的发髻,穿上带斑点的黄色衣服,扇子、手包、别针、项链等配饰也装饰了与长颈鹿有关的图案。最时尚的丝巾戴法也是“长颈鹿式”的:将丝巾在衣服竖起的高领外面打结,让丝巾的两端自然垂挂下来,好似长颈鹿的脖子。以长颈鹿造型作为卖点的墙纸、瓷器、版画,更是层出不穷,连点心都做出了类似于长颈鹿皮毛的斑纹图案。

掀起这股“长颈鹿热”的一大原因,是从苏丹不远万里来到欧洲的第一头雌性长颈鹿。按照阿拉伯语中“长颈鹿”一词的发音,人们称之为“扎拉法(zarafa)”。长颈鹿的英文单词giraffa也来自这一读音。当时的法国人为它取名“非洲丽人(La Belle Africaine)”。

2021年拍摄的一部动画电影Zarafa,将长颈鹿扎拉法从非洲前往欧洲的旅途,描绘为乘坐热气球的浪漫之旅。但在现实中,扎拉法的“旅程”并没有那么轻松。1岁多的扎拉法身高已经超过2米,它从埃及亚历山大港乘船,在法国马赛登陆。船只被专门改造过,在甲板上开了个洞,好让它的头能伸出来。

由于没有合适的运输车辆,从马赛到巴黎880多千米的路程是靠扎拉法走完的,同行者包括法国知名博物学家若弗鲁瓦·圣伊莱尔、两名饲养员和全程保卫长颈鹿安全的一队宪兵,以及3头为长颈鹿提供食物的奶牛。

因为法国的气温较低,同行者还为扎拉法准备了一件特制的雨衣。一路上,观者如云。扎拉法抵达里昂市时,3万人前去围观。后来,圣伊莱尔将这段旅程描述为“和争抢观看长颈鹿的人群搏斗之旅”。1827年6月30日,扎拉法在万众瞩目中来到巴黎,法国国王查理十世亲自给它喂食玫瑰花。

此后,扎拉法居住在巴黎植物园,在半年的时间里接待了超过60万人次的游客,商界和艺术界争先恐后地做它的文章。1845年,扎拉法寿终正寝。至今,它的标本仍然被保存在法国拉罗谢尔自然历史博物馆。

有趣的是,在明朝永乐年间,伴随着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归来,长颈鹿也第一次来到中国。《天妃灵应之记碑》里将长颈鹿称为“祖剌法”。但为了显示“祥瑞之兆”,在进贡给皇帝的时候,它被命名为传说中的瑞兽“麒麟”。这一举措当然深得皇帝欢心,皇帝“命工图画,传赐大臣”。虽然长颈鹿没有给大明的时尚界带去什么影响,但是也让一些国人认识了它,甚至在同时期的官服补子上出现了它的图案。

(海浪摘自《知识窗》2023年4月上,视觉中国供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