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心底的光
作者: 树知许15岁的夏末,我踏进了高中的大门,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里懵懂地张望着陌生的一切。高中的晚自习在7点准时开始,广播站会在6点30分到6点55分之间播放歌曲。上学的第一天,作为新生的我理所当然地快速吃完晚饭,并早早来到教室。
在我紧张无措地翻着刚发的课本时,我听到了一句歌词:“知道吗/我总是惦记/十五岁不快乐的你……”
当时我就觉得,正如有的人喜辣,有的人嗜甜,这首歌意外对我的胃口。15岁的我确实不快乐,虽然我好像更靠近自己的梦想了,但周围的一切都让我有一种不真实感。而且,家长、老师、学校带给我的压力泛滥成灾,让我的心态早已摇摇欲坠。
那天晚自习后放学,我在推开家门的一瞬低头看了一眼手表,时间已将近10点。初入高中的我感到无限的疲惫,对未知的恐惧让我迟迟无法入睡。
最终,我还是停止了在床上辗转反侧,爬起来去客厅的抽屉里摸出刚被爸妈“收缴”的手机,凭借对歌词的模糊记忆,成功搜到了那首歌曲,是刘若英的《继续-给十五岁的自己》。我在黑暗中百无聊赖地点着手机屏幕,感觉到爸妈房间似乎有风吹草动后,才依依不舍地放下手机,溜回自己的房间。
我万万没想到,初中毕业时大家口口相传的高中开学考试竟不是空谈,只不过考试时间定在国庆放假返校后的第一天。我因中考发挥超常才进了这所重点高中,本就对高中的学习生活不太适应,很遗憾失去了利用假期好好释放压力的机会。
无奈,我只能紧张地复习老师教过的知识,同时又抱着一丝侥幸,希望考试题目不至于太难,自己可以抓住考试前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好好抱佛脚,临场发挥出色,一鸣惊人。
理想和现实之间终究存在差距,我的开学考试成绩可谓惨不忍睹。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还说得过去,历史、政治等科目都在80分的边缘徘徊,而化学更是勉勉强强考了70分。15岁的我捧着这样一份成绩单,悲伤地觉得自己天生不是读书的料。我甚至忍不住想,如果我中考没有超常发挥,我没有来到这所重点高中,我现在是不是能过得更快乐一些?
我和周围人的差距实在太大,刚入学时这种差距还是隐形的,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后,差距逐渐显现出来。我还在山脚下举步维艰,他们早已攀过半山腰,奔向山顶。比如前桌的那个男生,他看起来就像电视剧里其貌不扬的路人甲,戴着一副普通的黑框眼镜,不会占据多少戏份。但事实上,课堂上的他总是能快速准确地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默默往上推一推眼镜。在考场上他也是一如既往的淡定,成绩从没掉出过年级前三名。
除他以外,我也总忍不住在政治课上把忌妒的目光投向另一个男同学。之所以是政治课,是因为10节政治课里,大概只有3节他会选择性地听。政治老师偶尔会叫醒趴在桌子上睡觉的他,但往往只作口头警示。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位男同学头脑聪明,是学理科的好材料,高二文理分科后他自然不用学政治,不用对他有太高的要求。甚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在政治一科上考出不错的成绩。
我想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个笨蛋,但我能清晰地认识到我实在不如他们聪明。期末考试之前的“摸爬滚打”,让我更是失去了信心和毅力。我在床上来回翻滚,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跟上他们的脚步。慢慢地,我觉得头顶的天空总是阴雨连绵,它不喜欢放晴,一如我的沉重心情。
高一暑假结束前,我打开电脑和朋友聊天,连番吐槽自己如何对一道道数学题束手无策,羡慕班上那些男生天生灵活的头脑,担忧自己的高二生活。在歌曲播放到“那一年最难的习题/也不过短短的几行笔记”一句时,聊天软件的对话框快速地振动了好几下。
我暂停音乐,点开消息一看,发现是朋友在安慰我。
她说:“他们是很聪明,但我们也没有笨到无可救药啊。”
“我还是相信努力之后一定会成功的。”
看着朋友连续发来的消息,我忍不住发出了疑问:“真的吗?我觉得他们都用不着努力,好像睡一觉眨眨眼就能解出各种难题。”
“怎么可能啊!你前桌那个成绩常驻年级前三名的男生,我听我住校的朋友说,虽然我们的教学楼在放学后15分钟会统一熄灯,但他每天晚上不会在晚自习结束之后马上回宿舍。他会去还亮着灯的办公楼下学习一会儿,然后再回宿舍睡觉。他这样做好像是因为宿舍没有那么安静的环境……”
我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打出回复:“我真的不知道啊……”
“唉,他们这些学霸在人背后做的努力肯定不少。就说那个政治课‘天才’吧,我之前也老觉得他怎么上课睡觉,还能学得那么轻松,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是因为每天在家学到很晚,第二天才会在课上犯困。而且他肯定选理科,我想这也算一种很有针对性的学习法吧。”
看着朋友发来的长长的一段话,我陷入了沉默。我忍不住反思自己,我是否将别人的聪明和自己的笨当成一种学不好的借口呢?其实我一直都知道,“笨鸟先飞”这4个字一定有它的道理。更何况,既然我有幸考入了重点高中,我更应该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要知道,有多少人在中考时因为一两分的差距,甚至只差了0.5分就和理想的高中擦肩而过啊!
想着想着,我的眼眶不由得湿润了。难怪《继续-给十五岁的自己》这首歌的歌词会那么写:“没有地图/人生只能凭着手上的梦想/循着它的光/曲折转弯找到有光的地方……”我一度轻易地放弃了自己心底的火种,幸好,它还没有熄灭。
我不记得那晚我和朋友还聊了什么,我只知道,在高二进入文科班后,我扎扎实实地学习,努力考出好成绩,也不因失败轻易气馁。我循着自己心底的光,成为自己,成全自己,成就自己,最终让自己也发出了不输他人的璀璨光芒。
(本刊原创稿件,胡晓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