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哪,萤火虫在发光!
作者: 兔儿果
同学们听过“囊萤夜读”的故事吗?说的是晋朝有个人叫车胤,家境十分贫寒,每到夏天,他为了省下点灯的油钱,就捕捉许多萤火虫放在透光的袋子里,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刻苦学习,最后成了一位有大学问的人。萤火虫竟然可以作灯?带着这个疑问,本期我们邀请萤火虫来跟大家一起玩耍啦!
认识萤火虫
萤火虫是一种鞘(qiào)翅类昆虫,体长1厘米左右,头部比较小,鞘翅也比较柔软。它们最为人所熟知的特质是发光,成长的各个阶段,即卵、幼虫、蛹和成虫,都会发光哦。萤火虫是非常容易捕捉的昆虫,因为飞得比较低、比较慢,行踪十分明显;同时,萤火虫也是很容易受伤的昆虫,我们最好让它们自由地在野外生活,不要随意捕捉。
会发光的秘密
请大家注意看萤火虫肚子上的发光器,这里蕴藏着它们会发光的秘密哟!发光器里有许多发光细胞,这些细胞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当这两种物质碰到一起,再加上氧气的催化,萤火虫就能发出漂亮的荧光啦!当然,并非所有萤火虫都会发光,有些主要在白天活动的种类多数是不发光的,它们的发光器变得很小,有的甚至已经没有发光器了。
萤光虽小 作用很大
有同学可能会问:萤火虫总是发光,它们的身体一定很热吧?不用担心哦,萤火虫发出的荧光不含热量,所以它们不会因为长时间发光而身体过热。不同种类的萤火虫发出的光也不尽相同,以最明显的发光颜色为例,有的光偏黄色,有的光则偏绿色。
对萤火虫来说,发光不是为了漂亮,每一种光都在释放独特的信号,说着只有同类才能明白的“萤火虫语”。如果看不懂这些,还想靠近或者交个“朋友”,那可没门儿!
除此之外,萤火虫发光还有一个重要作用——警告,既警告同类远离危险,也警告捕食者自己有毒!悄悄告诉你,它们会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使劲儿挤压前胸背板和翅膀边缘处长着的一排圆形小坑,在身体上形成一颗黏糊糊的“毒血球”,快看,条背萤和胸窗萤已经做出示范啦!虽然这“毒血球”的威力比不上有些动物的毒液,但对萤火虫的捕食者来说,触碰到了也够难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