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驿使
作者: 沈小涞一
时间:周三傍晚。地点:客厅。事件:本年度第十一次王家内部批斗大会。
所谓的“批斗大会”,往常都是爸妈坐沙发,犯了错的王晓磊笔直站在对面听训。可今天不一样,挨训的不是晓磊,而是爸爸。
晓磊的爸爸是公司的中层领导,以前,忙碌的爸爸总把工作带回家,晓磊也总能听到爸爸隔着手机给下属布置任务。那时的爸爸像极了给同学们布置作业的班主任,有威信,说一不二,容不得讨价还价。再看此刻,他局促不安地听妈妈训,不忘万分小心赔着笑脸。
三个月前,爸爸的公司经营出了问题,遣散了大部分员工和部分领导,作为公司中层领导的爸爸失去了稳定的工作,成了无业游民。不过,爸爸挨训不是因为他没了工作,而是因为他天天假装还在上班!
“你每天一早开车送儿子上学,然后去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老妈越说越来气,脸涨得通红。
“在找了,在找了。”爸爸就跟复读机一样,只会说这几个字,早没了以往口若悬河的架势。
“说的是让你找工作吗?”妈妈急得去揪爸爸耳朵,却被爸爸躲开了,“你真厉害啊,三个月了,装得有鼻子有眼的。你早说不行吗?我昨天刚买了化妆品,早知道就不乱花钱了。”
晓磊还处于没心没肺的年龄,他还没明白作为经济主心骨的爸爸失业,对于妈妈、对于这个家、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风水轮流转,想当年“批斗”自己的爸爸,今天也成了被批的对象。
晓磊小时候,爸爸就经常教育晓磊要实事求是,不能撒谎,可现在爸爸也撒谎了。而且,面对妈妈的穷追不舍,爸爸竟然还冒出了“善意谎言”的论调。
原来谎言还分种类,“善意的谎言”难道不是谎言?
二
临近放学,教室里已经热闹非凡,邻座的几个同学早已提前整理好书包,就等着铃声一响,冲出教室。
晓磊动作缓慢地整理着书包,冷不丁被新来的转校生拍了拍肩膀:“王晓磊,你家住哪儿?一起走?”
“王晓磊住文新小区,不过呢,人家有爸爸专车接送,你就和我们一起走吧。”劳动委员检查完角落的卫生状况,朝着转校生说。转校生三步并作两步,朝着一伙同学蹦跶而去,两股马尾辫雀跃地在空中一上一下。
直到最后一拨同学离开教室,晓磊才慢慢背起书包。他故意留到最后一个走,就是为了不让大家知道,爸爸已经不会再开车来接自己了,因为爸爸找了份新工作。
虽然听妈妈说,那份工作只是暂时过渡的,但晓磊却宁可爸爸还是那个每天混图书馆的无业游民,至少那样爸爸每天能开车接送他上学,而不是像现在,他自己走路,弄不好哪天被熟人逮个正着,丢人!
晓磊背着书包,低头走出教室门。狭长的走廊内只有他一人,低头所见是他擦得光亮干净的白色皮鞋,两耳听闻的只有他自己的脚步声,环境冷清得让人有些压抑。
晓磊低头走了一路,抬眼已经看到文新小区的大门了。他机警地四下打量,别说同班同学,同校的都没见着一个,这才放心大胆踏进大门。
突然,一个声音从身后响起:“怎么没见你爸来接你?”
晓磊一个激灵,大脑似乎正在疯狂搜索数据,来匹配这个声音的主人。三秒钟过去了,他没找到答案。
深呼吸。晓磊慢慢转身,对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眼前站着一个男孩,正咧开嘴笑,露出洁白的牙齿。他穿的校服和晓磊不一样。认错人了吗?
“你不记得我了?”男孩从晓磊的眼神里读到陌生和疏离,他立刻明白症结所在,“星耀龙,冲呀!”
伴随着熟悉的台词,还有他比画的“一飞冲天”动作,晓磊立刻想起来了,这个男孩和自己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原本担心被熟人发现的不安被一扫而空,晓磊也学着动画片里的样子摆起架势,口中高喊着:“冲上九天之外,俯瞰九州大地!”
两个男孩相互对视,随即颇有默契地哈哈大笑。
算上这次,他们已经见了两次面。第一次是在小区的快递柜前,晓磊从快递柜里拿出网购的星耀龙模型,对方眼尖,看到外包装,一下子就叫出了“星耀龙”。星耀龙是最近热播的动画片的主角之一,是龙族的希望之星,带领龙族战胜了企图毁灭世界的暗黑霸主。动画片的热播引领起玩具风潮,以片中各种角色为原型的玩具大受欢迎,几个月前发售的限量款星耀龙解放形态模型,受到了粉丝们的追捧。限量款,卖价自然不低,晓磊缠了爸爸好久,爸爸才同意给他买。
“我想起来了,你叫李星!”晓磊说。他俩是因为星耀龙认识的,而男孩的名字里也有一个“星”字。
李星爽快点头,突然想到什么,说:“对了,星耀龙又出了新款模型,你买了吗?”
晓磊迟疑了片刻,摇了摇头。最新款的模型,应该没法买了吧。
爸爸失业后,晓磊也渐渐察觉出了变化。早饭的牛奶换成了豆浆,放学后的水果再也看不到他最爱的车厘子,取而代之的是苹果和香蕉。餐桌上尽管有鱼有肉,可再也见不到昂贵的海鲜。晓磊还发现爱美的妈妈不在网上买衣服了,爸爸抽的烟也换了牌子,晓磊偷偷去便利店看过价格,是更便宜的。前几天,妈妈给晓磊整理玩具的时候,还说:“这么多玩具够了,不许再买新的。”
现在,晓磊明白了失业意味着什么。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自然就不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要省着点花钱。星耀龙的模型,不能吃又不能穿,还那么贵,晓磊虽然不甘心,但他知道,肯定是没办法接最新款回家了。
“那快让你爸爸给你买吧。”李星记得很清楚,上回晓磊和他一起拆开包装,晓磊拿着模型,两眼闪着光彩,还自豪地说“我爸爸还会给我买接下来的新款”。
晓磊还没来得及说话,忽然,对面开来一辆送快递的电动车,快递员头戴黄色安全头盔,两手戴着拉风的黑色手套。李星朝疾驰而来的快递员挥挥手,喊:“爸爸!”
相遇之际,快递员笑着说:“冰箱里有刚煮好的绿豆汤!”
“那是你爸爸?”晓磊回望身后远去的电动车,问李星。他看到车身上有“超准时快递”的字样。
“嗯,我放学的时候,经常能见到他,他负责运送旁边小区的快递。”李星说,“我每天都有机会在回家路上偶遇爸爸,每次偶遇都跟中奖一样,我很喜欢这种意外的惊喜。”
晓磊迟疑了一会儿,最终鼓起勇气,凑近李星的耳朵,小声说:“我爸爸最近也当了快递员,他负责的就是我们小区的快递!”
爸爸的工作一直在找,却迟迟没有着落。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他想先找份快递工作过渡一下。就是爸爸的这份新工作,成了勒紧晓磊心口的粗麻绳,搅得他喘不过气。
“晓磊,你爸爸今天又没开车送你?”早上进校门的时候,李老师是这样和他打招呼的,晓磊傻笑着没有回答。
“王晓磊住文新小区,不过呢,人家有爸爸专车接送……”傍晚劳动委员这样和转校生介绍自己,晓磊也低头没有接话。
爸爸从公司领导变成了走街串巷的快递员,这让晓磊觉得没面子。所以他碰到这些话题,不否认也不承认。也许这会给别人造成误会,但自己可什么都没有说。爸爸反驳妈妈的时候说,他不跟家里说他失业了,是善意的谎言,那么晓磊这无声的反应都算不上撒谎,至少他没有主动说爸爸还是领导。
所以,就让大家继续以为爸爸还和以前一样吧。
晓磊本来是这样安慰自己的。可现在,晓磊觉得这个秘密把自己整得魂不守舍,他需要有人倾听。
虽然他和李星不熟,但得知李星的爸爸也是快递员后,晓磊终于憋不住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惺惺相惜”?
三
当了快递员的爸爸每天早出晚归,很快病倒了。
看着妈妈忧心的眼神,爸爸倒是格外乐观:“以前坐办公室,不怎么活动,现在稍微动一动就虚,咳咳,多动动就习惯了,咳咳。”
爸爸吃了药就睡下了,可手机铃声却时不时响起,有几通是查询快递进度的,还有好几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打来的,询问快递柜使用方法。
快递柜普及很久了,即使是初次使用者,只要看了使用说明,一般也就会了。可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要么老花眼看不清字,要么就是对“高科技”有畏难心理,不敢乱点乱按,所以就总是给快递员打电话询问。
晓磊心疼睡眠被一次次打断的爸爸,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晓磊穿上外套,一溜烟跑到李星家里,几句话说明来意,顺便分享了一碗李星爸爸给他煮的绿豆汤。
“你经验一定比我丰富,你想想咱俩能做什么?”晓磊说。
“小区快递柜只有中心广场的那两台,你一台,我一台,当日件不麻烦,有取件码就能打开。隔天件如果超时的话得收钱,这个操作稍微有点麻烦,我得问问我爸爸。”李星托着腮帮,眉头紧皱,“对了,记得带上小板凳,如果是上方的柜子,咱俩踮起脚尖可能还够不着。”
“哇,你好厉害!”在晓磊看来,李星的样子像极了星耀龙,充满了智慧和领袖气质。
四
星期天的下午,金色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打在小区中央广场上。
晓磊和李星站在文新小区的快递柜两侧,他们每个人身上都用回形针别了一张白纸,白纸上用蓝色马克笔写着醒目的大字:快递柜使用指导志愿者!
晓磊看着爸爸每天忙忙碌碌,就想要帮爸爸分担一些工作,哪怕只有百分之一,他也愿意。
文新小区是个老小区,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住户,他们在接触快递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晓磊这样做,既能帮助小区里的老人们顺利取件,又能减轻爸爸的工作负担,岂不妙哉?
“谢谢你们,小志愿者!”隔壁楼的陈奶奶乐呵呵地捧着手里的快递,不忘当着他们的面拆开,原来是给自己孙子买的零食,“站那么久辛苦了,你们一人一瓶可乐。”
“不辛苦不辛苦!”晓磊机灵地朝板凳上一坐,表示自己不辛苦。李星建议的板凳真是好用,既能垫脚也能“垫屁股”。
“老头子我还以为很难呢!”住在小区最后一排楼的严爷爷人如其姓,对所有事物都抱持严谨态度,对快递柜这种“智能机器”也存有“敬畏之心”,“之前我坚决要求快递送货上门,就是怕弄不来这个铁柜子,原来这么简单呀!”
“对啊,一点都不难。”李星说着,贴心地帮严爷爷拿起一个包裹,“您拿太多不方便,我帮您。”
晓磊和李星的志愿活动第一次开展,就受到了邻里的一致好评。爸爸知道了这件事,也夸晓磊长大了,懂事了。
成就感满满的晓磊激动地又去李星家蹭绿豆汤。酥烂香甜的绿豆,配上回味清香的桂花,甜腻的口感直蹿向他的心田。晓磊说:“咱们这志愿者,可不能昙花一现……”
李星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心领神会地说起了星耀龙的招牌台词:“很快,我会让你看到变革!”
第二天,文新小区的快递柜上,贴了一张彩色宣传海报,上面用彩笔写着醒目的字:
快递柜使用指导志愿服务
周一~周五17:00~18:00
周六~周日13:00~15:00
五
两位小志愿者的社区服务并非三分钟热度,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他们严格遵守海报上的“工作时间”,准时出现,服务邻里。
周六下午三点,结束了志愿者工作的晓磊如往常一样,到李星家和李星一起做作业。李星照例给晓磊上了一碗“李家秘制桂花绿豆汤”,还不忘学着港式茶餐厅的服务员说话:“绿豆汤到,多豆少花,趁热风味更佳!”
晓磊没说话,一口绿豆汤下肚,却吃不出以前的味儿了。
“不对劲,你从下午和我碰头开始,就一直不对劲。”李星看着晓磊说。此刻,没有开启狼吞虎咽模式的晓磊显得很不正常——而且,整个下午他都闷闷不乐。
晓磊说:“昨天有同学问我,说隔壁班住文新小区的小伙伴,看到我在做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