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上岸之我在基层练就“多面手”

作者: 蒋琪楠

从业者:蒋琪楠

从业年限:7年

一句话感受: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从业地点:江苏省

对口专业:以公务员考试的专业目录为准

从业门槛:本科及以上

能力要求:需要出色的智商,更需要通达的情商

晋升路径:一级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一级主任科员……

薪资水平:20万~30万元/年

入职提醒:工作竞争压力较大,晋升渠道不算宽,要耐得住寂寞,更要学会知足

近几年,考公考编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这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也直接反映出了当下年轻人择业就业的新风向。

我家里的小辈在大学毕业后选择考公考编的不在少数。作为家族里为数不多在体制内工作的人,我总免不了为他们答疑解惑。在交谈中,我常常会从自身的例子出发,给他们分析职业利弊。

选岗位令人纠结

2017年,我通过省考成功上岸。因为我所学的专业大类是中国语言文学类,可供选择的岗位不算少。说句实话,汉语言文学、法学、会计学这三个专业在考公时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岗位比较多。但很大一部分人考上之后被安排的岗位和当初报名的岗位是不匹配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能充分发挥本专业优势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我上岸的第一站是江苏省的某个乡镇。在报名的时候,乡镇岗位只会写明所需专业,不会明确具体的岗位名称。一般市级以上机关的岗位在报名时就已经明确具体的岗位名称,有的还会明确工作内容。当然,市级以上机关也不乏报名岗位与到岗岗位不一致的现象,这与单位的实际业务发展有关。

我当时在乡镇被安排的岗位是党建宣传岗,与我大学所学的专业是有一定的匹配度的。在选岗这方面,我算是幸运儿,但我的很多同事就没那么幸运了——大学学习化学专业的同事,报考时选的是安全生产岗位,被分配的工作内容却是党建宣传;大学学习地理科学专业的同事,报考时选的是自然资源岗位,被分配的工作内容却是招才引智。

所以说,如果你有考公的想法,最好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就早做打算,迈好第一步往往是成功的先决要素。等到报名选岗的时候,你既要结合岗位对专业的要求,也要多方打听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对是否报考这个岗位做出综合判断。

基层工作没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乡镇工作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想想我那时候,一手抓活动,一手抓材料,而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个人打通整条宣传工作的输出链条。所以说,你们千万不要听信别人说的“考公上岸就能躺平”,这句话就和“考上大学就轻松了”一样,都是自欺欺人。

乡镇的党建宣传工作内容很繁杂,涵盖社会舆情信息、理论学习、宣传教育、对外宣传、文化文艺、道德建设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志愿者工作、新闻发布管理、扫黄打非等。刚好我所在的城市当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工作量可谓年年激增。

做党建宣传工作,加班是常态,几乎全年无休,而且常常要加班到深夜。我戏称自己是“守楼人”,因为我总是整幢办公楼里最后一个下班的人。

为什么说做党建宣传工作加班是常态呢?很大一个原因是当前对乡镇党委工作的要求极高,尤其是组织、宣传工作,非常“内卷”。“内卷”的一个直接表现载体就是各个乡镇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管理是党建宣传部门的一个重点工作,甚至能被提上乡镇中心工作的重要位置。可以想象,通过微信公众号这扇窗口,各个乡镇乃至各个市级机关都在各显身手、各展神通,你追我赶、暗自较劲。

当时我在乡镇的工作就是负责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管理,但又不是单纯的编辑,而是集选题、策划、组织、开展、摄影、摄像、剪辑、撰稿、编辑、校对及审核于一身的“超级小编”。可以说,这项工作给我的压力与锤炼是前所未有的,对我练就“多面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可以“厚颜”地说,我掀起了全市微信公众号宣传的一波又一波高潮,也真正开创了全市党建宣传工作的新赛道。

现在我已经不在乡镇的党建宣传岗位上了,但江湖上还流传着我的“传说”。如今想来,我当时真的很苦,这种苦不仅体现在肉体上——全年无休地加班,每年的体检报告上的预警都在增加;还体现在精神上——在稳妥完成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如何出色地开展创新工作、层出不穷地给予刺激与亮点,是我每天都要面对的课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那几年的历练,也不会有后来的脱颖而出。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实事求是地说,体制内的工作做差不易,做好不难,但想要做新做强就很难了。而且体制内每年都有一批新人加入,人员素质也在不断提升,而出头冒尖的机会就那么几个,竞争之激烈与大型企业不相上下。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变化,降薪、减员的力度持续加强,让很多体制内的工作人员警铃大作。

如何在大浪淘沙之间闪耀金子的光芒,除了耐得住寂寞、咽得下苦楚、啃得了骨头、担得起重任外,有一位引路人也尤为重要。走到现在,我的引路人大致有三位,无一例外都是十分优秀的女性。

第一位是我刚工作时的主管领导,她事必躬亲、严谨细致、精于创新,手把手带着我步入工作正轨,教会了我很多工作方法,也帮助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第二位是我在乡镇工作时期的主要领导,她雷厉风行、敢闯敢干,当之无愧的“六边形战士”,带领我开阔了视野、见了世面、长了本领,在我被提拔重用的路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三位是我调任市级机关领导岗位后的主要领导,在她身上,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女性领导者的独特魅力,谦虚谨慎的同时杀伐果决,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大智慧,让我更加明确了想要达成的目标。

这三位引路人在我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可比拟的影响,对我职业发展的助力非常大,称得上是终生的良师益友。话说回来,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被领导一眼选中、加以培养重用,主要靠的是自身本领过硬,否则外人给予再多的帮助也终会一场空。

如今,我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成长为别人眼中靠得住、信得过的前辈,常有相识的后辈向我请教一二,我都会毫不吝啬地将引路人教会我的东西传授给他们。在我看来,这何尝不是一种良性的延续与传承?希望还在求学路上的你们,在看到这里的时候也能受到一点启发,向着你们的人生发光处,一往无前地进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