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渐欲迷人眼

作者: 王亚杰

我并不是一个腼腆的人,热情、嘴甜、爱笑,是街坊邻居们对我的评价。在以往的世界里,我如鱼得水,是个典型的“e”人。可当我踏入大学校门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与落魄。

从九月的军训开始,这所大学就让我慢慢地领悟了一个词语——“世界的参差”。教官在休息的间隙提议大家来表演节目,当他的目光扫视人群的刹那,我恨不得像成熟的谷穗那样把头垂到地上,因为我知道自己一无所长。很快便有一些同学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他们中有的跳着新潮的女团舞,有的引吭高歌的架势不输明星,还有的即兴来了场脱口秀。同学们各个身怀十八般武艺,引得现场阵阵欢呼。

这个才艺表演算是给了我一个“下马威”,让我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都没有缓过劲来。除了会学习,我还能干点什么呢?城市和乡村的鸿沟引发了我的自卑,逃避成了我唯一的武器。说来惭愧,因为害怕自己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所以大学四年我没有加入任何一个社团。我想,只要我不去面试,就没有人给我难堪。阿Q精神胜利法被我发挥到极致。

就这样,大量的时间空了出来。因为不甘心被别人的忙碌比下去,所以我把精力都放在了校外兼职上。最开始的兼职工作是发传单,这个工作不需要动脑子,只要站在街口把传单递给路过的行人即可。兼职的地点离学校很远,偌大的城市根本没有人认识我,就算被人拒绝我也不会觉得尴尬,而且和陌生人相处反而让我更加自在。

后来就是做推销员。我记得那时候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新饮料,要在线下举行大规模试喝活动。我穿着印着广告词的艳丽工作服,站在超市的饮料柜台处,身上戴着麦克风,逢人便说“欢迎品尝”,一天下来口干舌燥、腿酸脚肿,可我没有一丝抱怨,好像只有身体上的劳累才能让我感受到自己的真实存在。

上课时躲在角落里草草敷衍,下课后奔波于各种兼职场所,很快,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好在,我的学习底子还在,加上考前的用功苦读,所以期末考试能够险胜,没有挂科。

这种浑浑噩噩的生活直到最后一次离谱的兼职才得以终结。那是大一下学期的一个模特的招聘,说实话,我这种“五短身材”跟模特一点都不沾边,但介绍人说只要有乌黑的长发就可以,原来这是一个发型模特。理发师对着我的头发又剪又染,经过一番折腾,我终于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丑陋的“杀马特”造型加红配绿的发色。那一刻,我如醍醐灌顶般醒悟了,我大声地质问自己:“这是在干什么!”

就是这次荒唐的兼职经历让我开始回顾这一年:除了身体上的疲劳、微薄的时薪,我一无所获。而且我还辜负了曾经的梦想——拼搏了无数个日夜才来到这所心仪的大学,可我居然这样糟蹋自己的大学时光。最终,我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在辅导员面前大哭了一场。那哭声撕心裂肺,既是我对过去的告别,也是我新生活的开启。

拿出高中时的刻苦,我一心扑在学习上。白天在教室,晚上在图书馆,踏着月色走在回寝室的路上,簌簌有声的是知识充实大脑的回响。沉浸在书海里,我找到了和前人的共鸣,在专业领域的深入探究让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在期末考试中,我的成绩更是遥遥领先,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更重要的是,我又重新拾起了儿时的写作爱好。凭着自己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与敏感度,我在学院教授的引荐下开始接广告文案、文化创意等私活,既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又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还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发展奠定了基础。

看着同学们对我投来羡慕的眼神,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原来“天生我材必有用”从来不是一句狂话。找准自己的定位,埋头苦干,只有在春天默默耕耘,才能在秋天收获累累硕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