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展开联想,斐然成章
作者: 王继颖激起我们表达欲望的现实生活素材,有时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一件微小的东西、几句简单的话语……写作文时如果局限于描摹亲历的真实,内容就难免呆板,缺少变化,有失丰赡。
到古城保定,在西大街走马观花,驴火小店外的“免费吃饭”“家人套餐”等字眼拨动了我的心弦。进店后的匆匆一瞥、和女店主寥寥数语的对话,激发了我创作的灵感。然而眼见耳闻的细节甚少,为把文章内容写得灵动丰实,我的思维翩然展开联想的翅膀。
联想,是以知识、生活经验积累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联想的羽翼可以由此及彼,在事物之间建立关联。事物之间的关联,可以是相似或接近,也可以是对比,还可以是种属、因果、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在构思过程中,我由保定的驴肉火烧想到中华各地特色美食,这是种属关系的联想;把驴肉火烧在内的中华美食比作千姿百态的香花,这是在两类事物形貌与香味多样性方面的相似联想。小店内亲人在侧、厨房飘香,酷似小家;小店门外亮闪闪的路面上的一朵朵雨花,酷似“人脸上洋溢着的真诚的笑靥”。这些因为相似关联起不同事物的联想,既给保定驴火增添了中华美食的人情背景,也给文辞增添了生动优美。汪曾祺散文《冬天》中的“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和从这一佳句读出的情境,刘长卿的诗句“风雪夜归人”以及因其生发的联想,都与驴火店外含“家人”的字眼接近。由今而古的联想,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历史厚度,角度变化,摇曳生姿。老人和姑娘免费吃饭,“家人套餐”的搭配,吃饭的顾客帮忙看娃……女店主回答我提问的语句,化为内容接近的生活镜头,行文时由答话入场景,力求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我看到小店内的宣传图片,记下了“耳朵眼”“驴火”的历史渊源,由果推因,联想女店主觉得小店能从小村开到古城、从清代开到新时代,源于代代相传的家人情怀,增加了小题材的人文厚度,凸显了平凡人的温暖形象,升华了主题。
展开联想,可让单薄的素材变得灵动丰实。下笔行文,自可斐然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