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您成为年少时的样子

作者: 管小青

亲爱的母亲:

我们的家庭像是鸢尾花。父亲是茎,支撑起整个家庭,坚固而伟大;我是向阳而生的花骨朵,美好而娇嫩;而您则是根,提供营养,巩固花叶,但深埋地底,被禁锢在那里。

我觉得您不该是这样的,您本应是自由飞翔的百灵鸟,不该被柴米油盐之类的繁杂琐事困住。前几日,我在客厅壁橱的一角找到了一个很有年代感的盒子,里面收藏了很多奖状:“最佳干部奖”“三八红旗手”“交际舞一等奖”……数下来整整有16张。那一刻,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定住,整个人僵在原地。

是什么让您放下叱咤风云的经历,坐守家园成为一个全职太太呢?是责任吗?您是心甘情愿的吗?我曾经问过您这些问题,而您只是一笑带过,我想现在您也该告诉我了,我已经不是几岁的稚童了。自从找到那一沓厚厚的奖状后,我就开始在家里东翻西找,期望再寻得一些您青春过的证据。我翻箱倒柜地寻找,还真让我找到了一张照片:那是一个清纯的少女,如风雨中盛放的红玫瑰,您眉眼含笑,靠在昏黄灯光下的街巷墙边,那样洒脱,那样自由,整个人处在一种诗情画意中。

我想知道,您为何选择掩盖风华,以低入尘埃的姿势进入您的后半生?您却从不肯回答,只是殚精竭虑地经营着这个家,给予我们太多无微不至的照料。就像最近几年,我的身体总是出现一些毛病,心痛自责的却是您。就在前两周,您陪我去医院复查,本以为会和往常一般拿一些药便回家,却被告知需要做手术。医生让我放假后就立马住院,不要拖延。就这样,我看见您陷入了自责、愧疚的旋涡无法自拔。

我想用土替您把那旋涡给埋上,浇上水,种上明艳的花,然后对您说:请您放下焦虑,停止内耗,做回那个年轻时骄傲自信的自己。您的人生剧本可以重新翻开,书写新的篇章,让独属于您的那束灯光照亮您走向新的歌剧院,歌唱您鲜活的人生。您应该先是自己,再是父亲的妻子、我们兄妹仨的母亲。

“女人不可徒待男子让权,须自争之……”这是中国第一位女西医张竹君在1901年广州南福医院医室外的呐喊。她是女权运动先驱,看洋书学西医,开风气开民智,在战火硝烟中抢救伤员……虽然现在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先辈张竹君的那份思想与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想您也可以突破自己身上的无形枷锁,而不是拘泥于家庭这方小小的天地。

在外工作的父亲很少回家,一年到头也见不上几面;而哥哥忙于学业,只有寒暑假才会回家;姐姐在您年轻时待的广州走属于她自己的路,也很少回家。在这个由我们五口人所组成的家庭中,您陪伴我的时间,像溪流一样无穷无尽。您对我总是大方的,我想学什么、做什么,您都会给予精神与物质的支持。可是您对自己却过于节俭,连添置一件换季的新衣都要精打细算。

在此,我希望您多爱自己一点。您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必精打细算,放心大胆去做自己,如《人生的枷锁》一书中所写的,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的本身,而不在于你如何去描写。您可以为您接下来的人生作规划,像您年轻时那般没有拘束。

父亲也支持您为自己释放更多的自由,不是吗?毕竟他常常教导我和哥哥姐姐的一句话是:“做人开心最重要,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父亲给你们做后盾,天塌了也由我顶着。”父亲说自己是个粗俗的人,说不出讨您欢心的情话,但他常常在背后叮嘱我们要爱您、心疼您,让您少一份牵挂和担心,多一份幸福和快乐。

亲爱的母亲啊!期待您走出家园这方小小的天地,去寻找属于您自己的乌托邦。岁月流逝,容颜老去,但您只要心怀梦想,就青春永驻。“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这是史铁生《病隙碎笔》中的一句话,我想把它送给您,只希望您的人生有新的开始,能为自己而活。

在此,我希望您成为天空下自由飞翔、高声歌唱的百灵鸟,找寻到真正的自己,成为年少时自己期待的那个人……

您亲爱的女儿

2024年2月27日

(指导老师:王 琛)

(本文系第十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作品)

上一篇: “坚持”主题素材解读
下一篇: 寄给往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