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乌托邦,走出乌托邦
作者: 郑悠然
现实生活中,总有不如意的事发生。面对痛苦和压力,我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吃谷,打造了一个属于我的乌托邦。
第一次吃谷,似乎已经是很“远古”的事了。一年多前,我喜欢一个书中的角色,便想将他带到三次元世界中。我从网上的官方旗舰店购买了谷子,在等待收货的那半个月里,我特别有精神,被周围同学调侃说“像打了鸡血”。睁眼闭眼之间,都是谷子的模样和即将得到的喜悦。快递一到,我迫不及待地拆开,快乐喷涌而出。那个在别人看来十分普通的“铁皮”,却被我无比珍视。我用专用的保护膜将它保存起来,放入密封的盒子里,这样就不会受潮,但又忍不住拿出来看了又看。
吃谷通常只有0次和无数次,自此以后我就一发不可收拾。截至目前,虽然我没仔细数过,但我购得的不同IP的谷子加起来超过100个,为此花光了几乎所有父母给我的零花钱。我给每个谷子套好保护膜,一部分放在柜子里,一部分拿来布置了一个“痛桌”——布满谷子的桌子。相较于吧唧这类铁皮,我更喜欢亚克力和透卡,因为它们更有陪伴感,仿佛这些角色真的在我身边。我甚至可以通过P图来实现人物来到三次元世界的样子。
我是幸运的,拥有虽然不理解但尊重我的父母。在他们看来,这些“小铁皮”有些昂贵,但他们依旧会“口嫌体正直”地为我的谷子买单。上个假期,父母问我想去哪里玩,我提出想去上海买谷子,没想到他们欣然同意了。这趟旅途真的非常快乐,我会情不自禁地开玩笑,流露出一些在家中未曾展现的形象。我发现父母更爱看到这样真实的我。谷子拉近了我和父母的关系,这是一份意外之喜。
我还拥有“同坑”的伙伴们,我们一起去商场买谷子,一起出喜欢的角色。在那些瞬间,我们逃离了嘈杂的三次元,身处一个幸福、轻松的世界。这样的时刻,光是想想都会落泪。
我知道许多人不理解吃谷的行为,将它理解为一种单纯的“收藏癖”,但谷子承载了我热爱的人、向往的事,它们是我的精神支柱。谷子上的角色有着各自的故事:有的像“小太阳”一样乐观开朗,有的坚守信念,有的背负宿命……我想像他们一样拥有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每当感到难过和孤独时,或者是学习压力太大时,抬头望向桌上的谷子,就这样坠入了我的小世界,心中的空缺像被塞入了一团柔软的棉花,温暖又舒适。世界上有千万种爱好,为什么我如此钟情谷子?也许,对我这种低能量的人来说,谷子对我的慰藉是无负担的、容易获得的。而且谷子不会说话,我疲于应付现实中如同《甄嬛传》般的勾心斗角,静默不语的谷子给我带来平静,消除我的疲惫。
所有谷子中,对我最重要的是动漫《轻音少女》的海报。制作这部动漫的动画工作室已经被一场大火烧毁,出的周边极少,又非常古早,有谷子的人往往“只吃不吐”,所以这张海报本身非常珍贵。但更重要的是,这是哥哥送给我的。他在上海独自打拼多年,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却对我十分宠爱。看到我这么喜欢这张海报,纵使价格不菲,他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张海报不仅仅是一个难得的谷子,更是哥哥对我的爱。
这么想来,谷子真神奇,它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却也让我与真实的世界产生了联结。吃谷让我认识了学校里不同年级的人。有一位九年级的学姐,她不但是吃谷爱好者,而且成绩常年名列前茅,摄影、绘画样样拿手。她为我拍照,也教我做题,我在七年级下的学业进步有她的不少功劳。吃谷也为我和其他人带来了更多的共同话题。我变得越来越自信,敢于主动向别人开口。有时要通过网络从海外买谷子,我也渐渐掌握了计算汇率、交海关税等生活技能。如果不吃谷,我可能永远不会认识一些人,学会一些事。
周边的意义就是,你在我的周边。吃谷对我而言,更像一种自救,带给我走下去的勇气。面临升学,我已经处于“停谷”的状态。但我知道,我比从前更强大、更坚韧了。是二次元的力量,让我能够面对三次元、拥抱真实。我热爱谷子,正如我热爱着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