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征程

作者: 西皮游 朱大凤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这是父亲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曾经,它还是父亲的座右铭。父亲正是靠着这份信念,白手起家,带着我们一家人走到了今天。

父亲出生在安徽农村,那里曾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而父亲所在的这个村又是县里较贫困的。父亲上小学时,穿的衣服是他哥哥淘汰下来的,书包上面还有两个醒目的补丁。小学的条件很简陋,周围都是农田,不远处还有一个猪圈。刮东风的时候,父亲坐在教室里都能闻到从猪圈传过来的臭味。

因为家里穷,父亲很早就跟着哥哥一起出去“挣生活”了。他们背井离乡,一路打工,到过浙江、江西、福建,搬过砖、挑过货、切过菜,但打工的时间都不长。他们一路闯荡,最后来到了广东。在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广州,父亲进入一家专门生产测量仪器的工厂,成了车间工人。因为不懂粤语,父亲一开始经常被人嘲笑。比如,广州本地人把“吃饭"说成“食饭”,父亲总是绕不过来舌头,把“食"说成“死”。多亏热心工友的仗义相助,加上耳濡自染,父亲才慢慢地融入了广里的生活。

半年后,父亲遇到了母亲,两人一见钟情,后来就有了我,这也意味着,父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在广州工厂打拼的日子,让父亲既幸福也煎熬。幸福是因为父亲有了爱,有了家;煎熬是因为父亲做的都是没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工资也涨不上去。为了养活一家人,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的父亲又想要离开去闯荡。

父亲带着我们四处奔波,来到了久闻其名的杭州。

刚到杭州的时候,父亲从相对简单的营生起步一一在菜市场的摊位卖菜。有时候,父亲要起很早,顶着黑漆漆的天,独自去城郊的农户那里进菜。菜市场的生意算不上有多好,父亲在摊位前待一整天,也赚不到多少钱。

父亲的征程0

父亲又开始动脑筋了。他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台州路桥一带,开起重机的师傅收入很不错。就这样,父亲转让了菜市场的摊位,从家里不多的积蓄中取出几千元来,进行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笔"风险投资"一去驾校考取起重机驾驶证。

父亲顺利地拿到这张“含金量"颇高的证书后,就带着全家来到台州,开始了他的“司机生涯”。谁能想到,并不高大的父亲,居然也能操纵起重机这个变形金刚般的“大家伙"呢?

起初,父亲主要负责打杂,跟着老师傅去工地里,干些搬东西、系钢丝绳之类的杂活。老师傅看他吃苦耐劳、态度诚恳,便开始教他一些起重机的实操技巧和注意事项。父亲学得很用心,从起重机的结构原理到日常应用和维护,样样事情都肯钻研,两个月就把技术掌握得差不多了。

终于,父亲也可以独立驾驶起重机,去工地上参与工程建设。父亲把开起重机当成了一份事业来经营,每天天不亮,他就出门赶工地,晚上回来的时间也不固定。无数次,母亲做好了晚饭,父亲还在工地上忙碌。母亲只好单独为他留些饭菜,等他回家了再热一遍。

作为新手,父亲开起重机自然也出过事故。但还算幸运,只是一些小事故。比如,父亲在一次操作中没控制好,不小心把客户的玻璃砸碎了,虽然只是几百元的损失,却也被老板当众大骂。这件事给了父亲极大的刺激,他发誓要更加努力,把技术学精。

“这种都还算好的!"父亲的语气里,透着些许无奈。因为他,我知道了一些算是冷门的知识。比如,开起重机最痛苦的时候是在冬天。由于没有暖气,父亲只能里三层外三层地裹住自己,坐在位子上操控,十分不便。即便如此,工作一会儿下来,双脚也会冻得麻木。“我们那时候都是推杆车!”父亲说。所谓推杆车,就是司机坐在位子上,前面立着五根杆子,每根杆都有不同的作用,导致有的时候司机必须手脚并用地去操纵…冷、麻、累等感觉在体内交缠,谁说人生只有“酸甜苦辣”四种味道?

以前路过工地,我总会忽视那里的情况。如今,想到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我心里总会涌起一股说不清的滋味。除了心疼父亲的辛劳,还有一份自豪。父亲常常说,只要起重机一有异响、异味,他就能立刻判断出是发动机负荷过载,还是制动器出现了问题…父亲骄傲的表情,不像是一个老成的司机,倒像是一个天真的孩子。

起重机的悬臂那样粗壮有力,它撑起了高楼大厦、水泥森林,也撑起了我们这个小小的家。只不过很少有人想到,那壮阔的城市景观,是无数的劳动者用一个个早出晚归、大汗淋漓、手脚麻木的日子构筑起来的。

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父亲的技术越来越精湛,接到的任务也越来越多,收入也节节高升。在我九岁那年,父亲存下了足够的钱,买下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起重机。

“我也当上老板啦!“父亲别提有多兴奋了,早上一起床,他顾不上吃早饭,就先跑到起重机边转上两圈,东摸摸,西摸摸,活像是给我添了个亲妹妹。

父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司机了。他还要到处发广告、跑客户、揽生意,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笔业务。凭借着出色的口碑,父亲的生意渐渐地多起来。母亲那颗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当初父亲拿出家里的大半积蓄去驾校,还要搬到人生地不熟的台州去打工,母亲是极力反对的,她怕父亲辛辛苦苦却挣不到钱。现在看来,母亲的担心是多余的,父亲拼尽全力,硬生生地闯出了一条路来。

父亲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但对于我的学业,他却十分操心。没有条件上学是父亲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所以他特别重视我的教育,希望能给我

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虽然他不像母亲那样,会天天督促我写作业,但他会给我买很多书,不管是名著,还是辅导书,只要听人说不错,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成绩有所下降时,父亲会抽出时间来找我谈心。父亲总说读书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但如果不好好读书,人生的路会艰难很多。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一父亲这些年的征程,让我深深地意识到,他就是我们家那个负重前行的人。父亲的愿望很朴实,那便是过上好日子,不用为生计而发愁。为了这个目标,他走南闯北,最后选择在起重机上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挣钱。今年开春不久,家里添置了一辆新车。父亲答应我,暑假要开车带我欣赏更多的风景,感受美好的大千世界。

这就是我的父亲。虽然他很平凡,但他一点也不普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std20250414.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