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如韵

作者: 陈诗榆

此生如韵0

在嘉靖二十三年的一个冬天,吏部侍郎李岱告老还乡。时间缓缓挪过,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坐在窗边,窗外月色凄寒,院里的池塘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月光反射出一片刺眼的亮,映入他的眼帘。他一怔,这场面似曾相识。随后,故人和他讲的一个故事在记忆的网里浮现。

有一朵小浪花,它生下来就被告知要努力成为潮,只有潮才能达到人生中的大海。身边的每一朵浪花都踏上了前行向海的道路,熙熙攘攘一刻不停地奔流过大地。但在奔流的途中,很多浪花半途而废:有的被岩石撞击得四分五裂,散成一股股细流;有的被太阳晒干,无影无踪。它从不曾萌生退意,可今天它和它的哥哥被冻住了,被困在原地。经过不懈的努力,它冲破了冰封,焦急地等待着哥哥前进,哥哥却告诉它,它不想成为潮了。

“为什么?你疯了吗?你甘心只做平庸的浪花,你不向往海了吗?”

“没有多少浪花会成为潮到达海的,你我也许都不是那万分之一。”

它无法改变哥哥,但它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向海的奔流。匆匆抛下一句“我会成为潮回来看你的”,它便向前奔去,而哥哥在冰封中冲它摆手,汇入了另一条江河。

“没有什么能抵挡我成为潮,到达大海。”

它在心里告诉自己,后来的奔流路上它也是那么做的。可惜终是今日折戟沉沙,梦里雁塔题名。它遇到了竭尽全力也翻不过的山和闯不出的城,它那排山倒海、气吼天地的一腔热血,终成水中月、镜中花,朦胧在泪里。

它跌跌撞撞地走向来时的路,只见许许多多的浪花精神抖擞、前赴后继地奔赴大海,而它,已无法成为潮……

哥哥来信告诉它,它成了西湖的碧波,和诸多未成为潮的浪花一起。哥哥也得知了它当下的挫败与迷茫,嘱托它放下对海的执念,去看看这山川河湖。

它寻了过去,看见哥哥成了湖里的碧波,荡漾在微风里。它继续流淌,沿途还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有的在河里做运河水沟通水运,有的在山石间做清泉供行人饮用,还有的匍匐在田间水道以供灌溉……它环顾四周,世界之大,大到所见之处,浪花都有所归属;世界之小,小到它无处容身。

后来,它成了一条小河里的河水。它每日观察船底与人影的浮动,看云来去、花开落。它好像明白,它错过了太多太多,错过枯木逢春抽新芽,错过雏鸟生新羽,为了成为潮,为了这虚幻而无定数的梦,它错过太多值得爱的事物。往后它于河中,吻落花,映夕阳,载轻舟,甚好。

这是李岱十一岁时,王疯子给他讲的故事。入朝为官后,随着岁月的更迭与官场的起落,李岱越来越多次地想起王疯子的故事和他的死。其实王疯子也不算疯子,他在屋里画的花鸟鱼虫,鲜艳灵动,用草书写的小诗“碧波摇清影,月影映人心”龙飞凤舞。可爹娘都说他是疯子,是个不务正业的人,不许去找他。

王疯子死在李岱二十岁中进士时。

那次,李岱在应付完一天的客人后,抽身去看他,却见王疯子倚在桌案边,手持一壶酒,已经去世。月光照在他的脸上,照在满地的纸与墨上,也照在窗外的池塘上。

李岱踏出房门,王疯子的院子已是杂草丛生,破败不堪。他却看见,那塘水在月光照耀下,纵使枯枝烂叶浮于水上,却仍是清透的绿。

他记起,王疯子在给他讲故事的时候,那双眼睛亦如湖水一样清透。他又想起了这个故事,但他没想明白,王疯子为什么喝醉后老念叨这一个故事。

李岱从族人口中了解到,王疯子当年不是这镇上的人,他只考中了秀才,后来就再也没中过。王疯子后来便来到镇上,一天天不是在屋里头画些乱七八糟的画,就是在外乘船喝酒,喝得大醉,又嚷嚷着什么看枯木逢春抽新芽的疯话。大家都说他是疯子,李岱沉默,只是吩咐族人把王疯子的画都收起来,藏在家中的匣子里。

而这次,李岱又见到了池塘,又想起了王疯子和他的故事,也是在这一刻,李岱终于明白了王疯子为什么老念叨这个故事。

因为王疯子就是他自己口中成潮失败的浪花。

李岱如今官至吏部侍郎,可以说他成了潮,所有人都认定他是那万分之一,是天生的天才,而王疯子只是个不务正业的落魄秀才。可王疯子真的不是潮吗?或者说,通往成功的道路,真的只有科举这一座独木桥吗?

他打开陈旧的匣子,王疯子的画静静地躺在里头,李岱认为,那画是蒙尘的明珠。抚摸着画,他觉得怕是一辈子也想不明白水与潮、潮与海的问题了。

“所以省博物馆的人来找您,是为了王疯子的画?”听完故事,我问李爷爷。

“对。”李爷爷言简意赅。

李爷爷是村里的老倔驴,之前有人听说李爷爷家有一幅王氏名人遗留下来的书画,欲重金求购,也有人求李爷爷拿出来观摩一下,都被李爷爷毫不留情地回绝了,包括我。但今天李爷爷主动对我讲了画的去处和祖上的故事,我不由得好奇:“您收藏了那么久的传家宝,真的舍得吗?”

“王疯子是颗蒙尘的明珠,那时没有舞台,现在有了,他的作品应该被大家看到。”

我去了博物馆看画,回味李爷爷的话和故事才明白,李岱、王疯子,甚至我,都是潮,只不过我们身在不同的海。那时候,海是科举,它把一切的“不幸者”排斥在外,贬低他们为无用的浪花。但像王疯子那样千千万万个落榜者,他们经历落魄、苦难后,重新以自己的方式站起来,以不屈的生命姿态面对单一的海。他们在各行各业里做着不同的潮,或写诗,或画画,或旅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只有这众多各行各业的浪花汇聚在一起,才形成传统文化之潮,孕育中华人文之海。他们用水花的力量搏击时,那不惧世俗的眼光与重来的勇气,孕育出新的潮,才使生命的韵律出彩。

青春如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那时候的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活出生命的韵力。但在新时代,“海”是多元化的,是开放的,是充满无限可能的。生逢其时,我们这样的浪花亦有千万条路可走,世界的海与生命的潮需要各种各样的浪花,我们有了更广阔的未来,更要学习前人之韵,不断地用力搏击,成为新时代的潮,去建设更开放、更广阔的海。

上一篇: 我的羽球情缘
下一篇: 乒乓启示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