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为什么选择做老师?

我选择做老师,是时代和家庭决定的。当时师范类工作包分配,还有补贴。我的兄弟姐妹非常多,父母巴不得能多一个孩子有工作保障,这样也能多一份安心。老师也鼓励我们填报师范类院校。我听了父母的意愿和老师的动员,就填报了师范类院校。

原因很多,最终让我选择老师这一职业的,是我母亲对我讲的一句话:“天底下只有老师,真的是扑心扑肝想把自己全部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竭尽全力帮助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孩子。”这一点,我从大学导师郭梅教授那里感触颇深。她几十年来义务辅导文学爱好者阅读与写作。酷爱读书的她,家中角角落落都摆满了各类书报杂志,包罗古今中外,尤以古典文学和戏曲居多。有时多得实在放不下了,她也不舍得卖,便送给学生。如今,退而不休的郭老师还通过短视频讲述戏曲故事,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戏曲文化的魅力。

至于选择援疆,往大处讲,是渴望为新疆学子传道、授业、解惑,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往小处讲,便是为了践行自己“潜心教书育人,分享语文乐趣”的人生信条。

成为老师,或许真的是我的宿命。前两年搬家,翻到小学课本,里面有个“汪”字,我好奇地瞅了瞅,括号里面有组词,我写的居然是“汪老师”。儿时我便喜欢扮演老师的角色。亲戚家小孩来我屋里玩耍时,我总会支起小黑板,拿一根天线做教鞭,给他们立规矩、讲习题。五年级的命题作文《十年后的我》,我写的就是自己成为了老师,那也是我的作文第一次被班主任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而父亲一直认为老师是女生的最佳职业,社交单纯,氛围和谐,还有寒暑假。当然,无论何种缘由促使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这份职业都让我感到无上光荣。

我想当老师的意识,在小学时就萌发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几乎伴随了我整个童年。小学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出现在课本上,这个我已经能够熟读成诵的故事,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花几节课去分析呢?但老师字斟句酌地分解,逐渐剖析出小女孩家境的艰难,表达出作者对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一个小故事,一下子变得恢宏伟大起来。原来,文本的现实意义隐藏在文字之下,那看得见的只言片语只是冰山一角。

说来也巧,去年我有幸听了王君老师讲解的《皇帝的新装》。从课文到生活,从单纯的勇气到“孤勇者”的决心,课堂最后,我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来听课的旁观者,而是从一个被生活束缚的大人变成了被温软童话治愈的幸运儿。语文老师能够让受伤的心得到安抚和疗愈,这是我愿意成为老师的核心动力。

我喜欢和学生打交道。教书育人是一项很神圣的工作,一想到我可以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就会感到特别幸福。当老师还有寒暑假,我可以利用这段空闲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小学时,班主任让我到黑板上解题,对我说:“你以后有当老师的潜质。”这句话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到了高中,没想到又有老师对我说了同样的话。于是,这颗种子就坚定地生根发芽了。

也许小孩子对老师有天生的崇拜,当老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的小学语文老师优雅温柔,所以我最初想当语文老师。但在高二暑假,我去贵州黔东南国家级贫困县做慰问留守儿童的志愿者,遇到了一个特殊的孩子。大山里的孩子都活泼得像精灵,一见到我们就热情地扑上来,只有一个男孩格格不入。男孩读二年级,很少说话,行为也带着几分固执,现在我知道他可能有些自闭,但那时我只觉得奇怪,所有孩子中他对我最“冷漠”。可我偏偏坚持每天和他说话、讲故事,带他漫山遍野地逛。当志愿活动结束时,我和小朋友们握手告别,他没有说一个字,却紧紧攥住了我的衣角。每每想起他攥紧不松手的样子,我都忍不住眼角湿润。好可惜,我只能陪他这一程;好可惜,我没有专业知识支撑,不知道可以为他做什么。于是,我大学报考了心理学师范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心理老师。我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开开心心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