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后,您有什么难忘的时刻?又有怎样的思考?
我最开心的时刻就是与学生面对面互动的时候。上课提问时,来自学生有趣的回答,以及他们亮晶晶的眼神,让我觉得好开心。
最近几年,学生似乎更“卷”了,而我希望学生在学的时候能够认真学,在玩的时候能够开心玩。但现在他们几乎都在写作业、刷试卷,其他学科的老师也管得很严,我的教育理念好像很难在这种夹缝当中生存,有时会感到迷茫。
对我来说,上课很快乐。上完一堂课,我就像吃了补药一样,神清气爽。但与此同时,发现学生题目错得比较多的时候,我会很伤心、很自责。上课时如果有学生趴在桌上,我也会不开心。其他老师对我说:“你教书30多年了,怎么还是那么不淡定?”但我就是这么投入、认真,到现在也没有改变。
前段时间,我打赌“输”了。起因是一个学生最近没有认真学习,我就对他说:“如果你首考考到430分,我就请你吃一个学期的饭。”成绩出来,他刚好卡在430分。我非常高兴地愿赌服输、履行诺言。还有一次,一个学生在某门学科考试上经常发挥不理想,我让他暂时放低目标,他很不服气:“哼,老师你小瞧我!”然后他发狠地投入了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后来考得非常好。这种相处都是很快乐的。
我觉得自己和学生是“同学关系”,我们在教室里一同探讨问题,研究方法。虽然我们的人生是殊途的,但我们的成长是一起的。我的年龄比我的“同学”稍大一些,所以我用自己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影响这些热血少年,让他们对学习知识和未来人生充满信心,能够去自主探索。我和我的学生之间的状态,就是一群精神饱满的人相互感染。
现在的学生比较有个性,有时也会让我们怀疑是自己跟不上时代了,还是他们太超前了。我们苦口婆心跟他们说一些道理,他们觉得我们约束太多,限制了他们的自由。我们真心为学生好,但有些学生就是不理解。这些时刻让老师很有挫败感。
每年9月,我们会迎来一批“新鲜”的学生。每年6月,我们会送走一批“成熟”的学生。收到同学们感谢的时候,会觉得带他们的这几年很有成就感。工作到现在,我送走了5批毕业生。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自己也能学到很多,他们“5G冲浪”的速度让我们也不得不紧跟时代。在“迎来送往”中,我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骄傲和自豪。
爱玩的天性让不少孩子不愿意专注学习,这时候老师除了尽量让课堂生动起来,还得摆出严师的架势,被孩子害怕、误解,这种时刻比较痛苦。我们常说“不谈成绩,孩子们都很可爱”,但我们必须直面现实。
与孩子相处的状态是单纯放松的,他们会带来很多日常的趣事。当他们毕业后回来看我,看到他们长高了、成熟了,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我会非常快乐。
在和一些难沟通的家长对接时,在无数次被打断说话、被指着说“我是他爸/妈,我还能害他吗”时,在无数次看着明明在学校里情绪还稳定的孩子过了周末回来就垂头丧气,一周咨询谈心的效果功亏一篑时,我会觉得很无力。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三年,一想到自己在做心理健康教育,我有时仍然会有热泪盈眶的冲动。每个孩子都要经历成长,都会感到烦恼、迷茫,但好像很多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只教他们如何去追求卓越,却没有告诉他们,遇到挫折时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为什么不是唯一的出路,在理解他人换位思考的同时如何不讨好不迎合也关爱自己……这些话题我都会在课上和他们细细探讨。我觉得自己在种树,它现在或许还是嫩叶青枝,但它会越发坚韧,终有一天长成一棵挺拔的树,不会被轻易摧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