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这些问题,小小跑步拿下!

苏奕铭:我和亚洲第一苏炳添的差距有多少,他能跑得这么快是不是因为“骨骼清奇”?

半只土豆(科普作家):同样是站在百米跑道上,全力冲刺的你,与苏炳添的差距其实只有几秒钟。身高1.72米的他,和传统认知中的短跑冠军体形不同。但通过科学化训练,改变起跑脚、优化脚踝下压和摆臂技术,他最终跑出9秒83的百米亚洲纪录。顶级运动员的成就不仅来自天生的体形,更重要的是发掘并发挥出个人特点。

李曾明:为什么非洲人的跑步速度比亚洲人快那么多?

半只土豆: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非洲跑者确实展现出了独特优势——他们的身体如同一个更坚固的弹簧,具有更高的垂直刚度。这意味着跑步时他们的重心上下起伏较小,能更好地利用弹性势能,减少能量损耗。他们倾向于以中足或前足着地,虽然这种落地方式会加大垂直刚度,但由于落地角度较小,并不会带来更大的冲击负荷。经研究发现,当亚洲跑者达到精英水平时,也会展现出相似的特征。这说明跑步表现的差异并不简单受种族因素影响,而是训练水平、体能状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蔡元:为什么我妈妈每次一看同学的小腿,就能判断出人家跑步快不快,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吗?

面包豆豆(科普作家):小腿粗并不一定意味着跑步快。跑步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肌肉大小和强度、跑步类型、力量训练、跑步技巧、训练计划及身体恢复水平等。因此,要想提高跑步速度,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袁启星:我是一个喝水都会胖的人,跑步能让我变瘦吗?怎么跑才能让人变瘦呢?

面包豆豆:对于易胖体质的人来说,跑步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关键在于持续、适度的跑步和科学的饮食管理。建议每天跑步半小时以上,每周跑步五天以上,这样的频率和时长有助于有效消耗脂肪。跑步时应保持适当的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过快可能导致身体负荷过大,过慢则可能达不到减脂效果。运动心率最好达到120~130次/分,这有助于更好地燃烧脂肪。

闫然:作为一个扁平足人士,我是不是不适合跑步?如果确定,我就去告诉体育老师了!

面包豆豆:如果平足较为轻微,且平时没有明显的疼痛或不适,可以尝试跑步。如果平足较为严重,伴有明显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或者跑步后容易出现足部疲劳、疼痛加剧等情况,建议你降低跑步频率。平时跑步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调整。一是选择合适的鞋子:带有足弓支撑和缓冲垫的鞋可以降低脚部的压力和摩擦,后跟杯加硬的运动鞋可以稳定后跟骨,减少崴伤概率。二是纠正不良跑步姿势:在跑步时,应保持身体直立,头部和颈部保持水平,手臂自然摆动,脚尖先着地,这样可以减少对足部的过度冲击。

陈嘉宜:如何克服对跑步的恐惧?

东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克服对跑步的恐惧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努力。通过设定合理的目标、选择合适的跑步环境、穿戴合适的装备、寻求专业指导、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建立积极的心态、与他人一起跑步、记录进展及保持耐心和坚持等举措,你可以逐渐克服恐惧,享受跑步的乐趣和好处。

池雨倩:跑步的时候,应该用鼻子呼吸还是用嘴巴呼吸?如何调整呼吸节奏才能更加舒适和高效?

老应[中国田协认证田径(跑步)指导员]:在运动强度较低的时候,应该选择鼻吸嘴呼。这样空气经过鼻腔,可以加温、增湿,避免干冷空气刺激呼吸道。如果运动强度比较高,为了增加进气量,可以口鼻同呼同吸。跑步过程中,无须刻意追求呼吸节奏,自然呼吸就好。重要的是要尽量采用腹式呼吸而不是胸式呼吸,也就是吸气的时候膈肌放松,腹部鼓起;吐气的时候腹部收缩,膈肌上升。这样能够让更多空气进入肺部,提高呼吸效率。

郭陈恬含:网上说跑步跑到一定极限后再继续跑就感觉不到累了,可是我从来没有这种感觉,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老应:跑步等有氧运动能够促使人体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前者能够使人产生愉悦感,后者能够缓解疼痛。因此,经过一定时间的运动之后,跑者会有越跑越舒服的感受。没有这种感觉的原因,一是跑得太快,二是跑的时间太短。跑得太快,乳酸会在体内迅速堆积,让人感到疲劳,也就谈不上愉悦感。要释放多巴胺,则需要一定的运动时长,根据研究,跑步60分钟可以显著提升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