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一场自由且宽广的寻艺旅程

姓 名:徐高扬

身 份: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大四学生

当热爱成为一种选择

虽然艺术天赋并没有降临在我身上,但我确实从小就和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听妈妈说,在上幼儿园时,我就经常主动和老师一起做手工装饰教室,并且对画画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此她毫不犹豫地为我报了与美术相关的特长班。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正式学习素描,直到中考前夕才放弃。当时的我对艺术的感受并不是具象的,对色彩的感知和对形状的把握完全来自主观想法,但我确实在画画的时候感受到了与平日不同的自由。

中考前抛下兴趣埋头苦读有了回报,我顺利进入了全市中考分数线最高的学校。可是在这人才济济的重点高中里就读,烦恼很快随之而来。高中的知识难度陡然上升,我却仍然用老方法面对众多未知的学科。这导致我难以适应全新的学习节奏。苦苦挣扎了一年后,我的成绩依旧毫无起色。倘若照此下去,极大可能要与大学失之交臂了。我当然不甘心,却又毫无办法。

高二结束时,班主任建议我走艺术类高考这条路,她说我喜欢画画,说不定有机会另辟蹊径。眼见文化课成绩在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我认真思考了她的建议,并且和父母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我在那年夏天去往杭州的一个小画室参加集训,重新拾起画笔,正式踏上艺考之路。

走过艺考的至暗时刻

许多人说艺考就是“走捷径”,其实艺考的竞争压力并不小。在我艺考的那一年,浙江省美术联考的考生有两万多人,几乎是音乐、表演、播音等每个分类联考人数的十倍之多。相对于音乐而言,美术不苛求过高的天赋;相对于表演、舞蹈而言不苛求过人的身体条件。美术几乎是所有艺考科目中最容易“速成”且培养成本最低的科目。比如我就在极限一百天训练后,考出了理想分数。

记得很清楚,我在那年8月21日参加集训,而同班同学早在7月就已经系统地了解过美术联考的考点和规则了。第一次模拟考后,我的素描、色彩、速写,每科成绩都是70分。这样的分数在美术联考中是垫底的,无法给高考成绩带来任何增益。正是这场考试给了我当头棒喝,让我收起了所有关于“走捷径”的小心思,全身心地扑进了美术高考的学习中。

画室实行军事化管理,严禁使用任何电子产品,除了画画之外不能有其他娱乐活动。高压的生活环境、激烈的同学竞争和一定要考上大学的迫切愿望,让当时的我变得极其敏感,晚上躺在寝室的床上经常默默流泪。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之所以能够咬牙承受一切负面情绪,坚持着没有放弃,是因为我始终相信,至暗时刻终将过去,属于我的光明定会到来。

我把老师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记在笔记上,所作的每一幅范画都在画本上复刻一遍。第一次月考后,我从慢班升到快班,跟上了画室的节奏;几个月后,我在艺术联考中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最终,凭借美术集训时的拼劲,我的文化课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如愿上岸深圳大学。

注入自由的艺术灵魂

进入深圳大学之后,迎接我的并非坦途。美术集训学习的都是应试技巧,这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各种得分点;但在大学的专业课上,老师们都热情地鼓励大家自由地学习艺术、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刚迈入美术学专业的大门时,我的脑海中仍旧深深地印记着应试技巧和考试思维,作业成品显得中规中矩、束手束脚。盐田千春是我很欣赏的艺术家,在她的影响下,我开始试着在作品中传达我对生命、对未来的思考。虽然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经过四年的努力,我慢慢地突破了原有的桎梏。如今,老师看到我的作品后,会对我说:“不用看署名,便知道这幅画所呈现出来的风格是你的专属。”

在大学里,我们还有各种机会去领略艺术的魅力并深入学习艺术理论。比如我结交了一些动画、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同学,经常和他们一起参观艺术展览,学习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创作的风格迥异的作品。大学的老师也都非常随和,我们可以平等地和许多成果丰硕的教授、艺术家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大家渐渐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许多同学会向各类展览投稿,期待找到自己的“伯乐”。在一次次观摩学习展览的过程中,我积累了各种策划展览的经验。如在确定展览的主题之前需要关注当今社会和文化的变迁,精准定位受众群体;展览主题不能过于陈旧和单一,需要将不同领域的元素及不同艺术家的视角融入展览主题。选取展览的展品时,在关注它的审美属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互动性……我将这些要点记录下来并且分门别类地整理归档,用于我即将投入的毕业设计展。

寻找月亮与六便士

虽然本科四年的学习充满了艺术和浪漫气息,但是在前方等待我们的依旧是冰冷的、残酷的就业压力。和众多其他专业相比,美术学专业的就业比较单一,许多同学在校期间会考取教师资格证,为未来成为一名美术老师打下基础。从普遍意义上来看,人们觉得美术学就是出艺术家的专业。但是在专业能力被认可和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之前,很少有人选择踏上成为艺术家这一条路。多数同学选择转行去互联网公司做新媒体运营、产品策划和直播运营;一些同学跟随时代潮流,选择去考公务员;还有一些同学会选择考研或者留学,继续深造,但是,在获得更高的学位之后,依旧逃不开就业压力。

我曾经在深圳南头古城的一家画廊里实习,老板是一名来自中国香港的艺术家,我非常喜欢那些前卫艺术家大胆张扬的作品。受到他们的启发,我连续两年前往香港参观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学习当下世界最前沿的艺术创作形式。在被全球各地的艺术作品所鼓舞的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艺术属于上层建筑,只有建立在稳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人们才会重视美学素养的培育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或许对于芸芸美术学专业学生而言,成为艺术家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但是,我也曾经旁听过研究生的艺术管理学课程,每节课老师都会请一位艺术工作者来讲解他们的工作内容。他们中有人投身时尚行业,比如在各类时尚杂志旗下工作;有人前往祖国的西北、西南地区,致力于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有人在欧洲设计针对国人的智慧文旅;有人转行舞台艺术与电影行业……他们都在各自的艺术领域发光发热。我想,或许受局限的并不是美术学的道路,而是我们自己。

我们应该在大学期间打开自己的思路,努力把握各种学习、实践的机会。比如,掌握一些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就能选择设计岗位;学习艺术市场行情分析相关知识,就可以选择策展岗位;等等。每一次尝试、探索、迈步,都将帮助我们在离开象牙塔之后,大踏步走向通往艺术人生的条条大路。

专业连连看

专业代码 130401

门 类:艺术学

专 业 类:美术学

选考学科建议:思政/历史/地理

适合人群:热爱艺术,有美术基础,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相近专业:设计学、广告学

优势学校: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

理想职业:中小学美术老师、艺术MCN公司策展人、艺术家、企业艺术设计部人员、艺术研究工作者、出版社插画师、博物馆公职人员、网络自媒体工作者等

专业拓展

美术学和设计学的区别是什么?

美术学和设计学同源不同宗,是两个不同的专业。以深圳大学为例,美术学在2018年被设置为非师范专业后,下分的专业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四个纯艺术专业,一般都是提交自己的作品作为作业,因而专业课时间以独立创作为主。设计学下分视觉传达、服装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设计)、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等专业,这些专业都应用于实际生活,时常需要团队合作。

有什么图书可以推荐给对美术学专业感兴趣的同学阅读?

比较推荐同学们去看这些书: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蒋勋《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李泽厚《美的历程》、威尔·贡培兹《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和《现代艺术150年》、巫鸿《美术史十议》和《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王一川《艺术学原理》。

可否推荐一些学习工具或学习网站?

比较常用的是PS、PR、AE、AU、illustartor等adobe系列软件及blender等建模软件,除了能学到技能之外,还可以学到修图剪辑思路。寻找素材的网站推荐unsplash、notefolio、NDC等。常用的板绘软件推荐可画和procreate。查找艺术史的软件推荐全历史。

如果高中生想走艺考之路,你有什么建议?

首先,选择艺考意味着要比文化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付出更多的精力,这需要坚定的信念。其次,需要提前做好未来职业规划。艺考决定了未来大学本科只能学习艺术类相关专业,所以要提前想明白自己是否可以依靠艺术类专业找到理想的工作。此外,艺考前的培训费用是一笔不可忽视的经济支出,需要和父母商量。高中的学习生活时间紧、难度大,最好能够在高二第一学期前做出是否参加艺考的选择。艺考之路并非“捷径”,一旦决定走下去,就要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