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 商界漫步,与“英”共舞

商务英语专业: 商界漫步,与“英”共舞0

姓 名:虞嘉宁

身 份: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大二学生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早在孩提时代,我就对自己将来要走的路有了模糊的憧憬。我有不少亲人从事外贸行业,常常能听到他们用我听不懂的语言交流,神态从容。进入小学后,我正式和英语见面,父母也在课余给我报了英语兴趣班。看着不同年纪的哥哥姐姐用英语对话,我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羡慕之情。我想变得和他们一样厉害,曾经还无知地逢人就喊:“我是专八水平!”直到上了大学,我才明白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起跑:重树对英语的信心

英语、商务英语、学科英语、口译、笔译、应用英语……原来简单的英语二字下面,还有这么多的细分门类。不过,它们之间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扎实的英语功底加上良好的专业知识,就像一棵向各个方向生长的树,唯有保证根底深厚,才能给粗壮的枝干供给营养。

坦白地说,一开始我对自己抱有很大的信心。高中阶段,我的英语考试成绩一直在全校前列。我平时也乐于接触各种英文载体——英语歌、英语电影,对漫威超级英雄们的台词如数家珍。但现实很快给我上了一课。英语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从前,商务方向的各种专用名词更是纷至沓来,挤占着我还没有做好准备的大脑。我性格中“选择困难”的特点也在此时显露无遗,面对大量的大学新鲜日程做不出取舍,在专业课和各类工作、活动中疲于奔命。直到某天我坐在教室里,发现看不懂教材时,我才恍然,我已经太久没有把时间放在专业课上了。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当我逐渐意识到问题,想要在专业上投入更多精力时,我报名参加外研社举办的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为此做了充足的准备,还咨询了此前在这个赛事上拿下国家级奖项的学姐。但我最终还是落选了,现实再一次冷酷地提醒我:在商务英语这条跑道上,我已经落后太多了。

做出转变并非易事。一方面,我复盘了进入大学后所做过的事,太多无关的事情分散了应该给予英语的精力,没有时间去预习和巩固,即使偶尔翻开专业课教材,花费的也往往是无效时间。我决定全面转向专业课程,并向专业课的老师寻求建议,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取经,尽量跟上他们的步调,合理统筹安排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我也尝试着重树对英语的信心。过去的我虽然有一定的英语功底,但始终缺乏开口说英语的勇气,这也是我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上失利的原因。我开始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抓住一切机会强化英语表达。那段时间,我总是往返于课堂与各类演讲、辩论比赛的现场。不同的是,这次我已经有充足的规划,这种“跑起来”的感觉让我体验到了久违的充实。

漫步:进入全新的商务领域

在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之后,我终于跟上了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的节奏,也发现了商务英语真正吸引我的特质:思考和逻辑。这可能与大多数人对英语专业的认知大相径庭,在很多人眼中,英语是一门文科学科,只和语言、文字打交道,即使是学科英语,也只是语言文字与教育学的结合。而商务英语是一门涵盖多个领域的学科,在大二时开设的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两门课程上,我们会以商业理论分析许多新奇而有趣的现象:如何运用机会成本和边际效应来指导恋爱;海底捞“科目三”舞蹈爆火背后的激励机制;国内抖音主播在国外的跨文化传播……面对复杂的商业现象,我们思考并寻找其中的逻辑,将世界各地的案例都收入囊中,最终转化到书面和口头上。当然,以上分析都需要以英语来呈现,除了语法和单词这些不变的规则,我们同样要关注变幻的当下。

如果问什么是英语专业的共同记忆,口语课一定会占一席之地。大多数同学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能力,但在刚开始的几节口语课上几乎都会感到无所适从,这源于从英语学习者到英语使用者的身份转换之困。不过,口语课本身就是实践的演练场,外教的循循善诱,课堂上的英语对练,让我从学“哑巴英语”逐渐变得越来越敢于开口说话。也正是在口语课上,我第一次知道跨文化交流不仅需要语言,更需要了解商务礼仪:打电话该如何开口问候,不同国家用餐时的禁忌,如何向不同国家的人介绍自己,辨认各国的国徽、国旗……我还记得在课堂上,外教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商务英语不是枯燥的积累,而是知识的灵活运用。当时的我自然想不到,实践的机会很快就会出现在眼前。

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我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依靠平时的练习通过了英语面试,有幸成为3.7万余名“小青荷”之一。无论在日常活动,还是在比赛中,志愿者都要时刻做好与外国运动员和代表队交流的准备,而这正是跨文化沟通发挥效用的地方,过去课堂上学习的商务礼仪也一项接一项地派上了用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志愿服务,我获得了担任亚运会颁奖仪式升旗手的机会。2023年9月,我站在场馆中央,望着曾经在课堂上见到的各色国旗在我手中冉冉升起。随着旗帜在国歌声中飘动,我的心中总是一次次涌起感动,正是商务英语专业给了我这张入场券,让我能够漫步亚运舞台,从容地与健儿们共同分享夺冠的荣耀。

共舞:商务与英语是最佳拍档

都说“英语加任何一门学科都将是绝杀”,我在初听这句话时也不以为然,而现在已将它奉为信条。我选择填报商务英语专业既是出于儿时对英语的憧憬,也是受到了近几年大学生创业风潮的影响。在英语赛事之外,我参加了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内的许多活动,2023年11月举办的第六届世界布商大会于我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此前我从未参加过如此高规格的商务活动。尽管我在会前已经进行了充足的准备,但在现场仍会时不时感到局促不安:作为志愿者,万一外宾说出一些我无法理解的内容,或者我错误地传达了我方要表达的意思,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但所幸平日里的积累发挥了作用,让我在面对一些专业术语时不再像从前那样发怵。

在会议结束之后的晚宴上,我被临时借调成了宴会上的随桌翻译。当东道主发表祝酒词,与会者们纷纷将酒杯高举时,我一字一句地将那些话翻译成英文,传达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那时我忽然觉得自己像是在参加一场舞会,和不同国家的人们共跳一支合拍的、注重临场反应的舞蹈。我还记得那天翻译的话中有这样一句:“希望能保持长久的合作。”这句话再寻常不过,却让我回想起我在商务英语专业学习中的经历,我个人英语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小组的对练合作,亚运会、布商大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甚至构成我专业的学科——商务与英语,也是在互相配合中达成一致的。也许所有语言学科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将我们导向更好的合作。

现在,我还会时不时回顾一开始让我对英语产生热情的那些英文歌曲和电影。还记得我买的第一张数字专辑是Taylor Swift的Reputation,“名声”对于中学时的我是个长难词,直到我学会用构词法拆解它:re-代表一再,-ation代表名词后缀,而中间的pute则代表思考,“名声就是能够让人一再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让我一下记住了这个单词。回想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正是这些闪光的时刻激励着我。我想,在今后商务英语的学习中,我还会继续体悟“思考”与“合作”这两个人生真谛,在共舞之后,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前行。

采 写:何晨曦 夏 堇

专业面对面

专业名称:商务英语

门 类:文学

专业类别:外国语言文学

选考学科建议:不限/思政/历史/地理

学科代码:050262

适合人群:热爱英语,对商务知识感兴趣,善于辩证思考和表达的人

相近专业:英语(师范)、英语、翻译、国际商务等

优势学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

理想职业:国际贸易业务人员、商务翻译、英文导游及涉外宾馆的接待及管理人员、外企高级文员、教师等

专业拓展

Q1:商务英语、英语、翻译,这几个专业的区别是什么?在课程设置上有什么不同?

A:这几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商务英语侧重外贸和跨境电商,英语侧重语言文学和教学,翻译则侧重于语言服务,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亦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哪一个专业,扎实的语言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在课程设置上,商务英语更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开设了经济学、管理学,跨文化商务交际等特殊的课程。英语专业包含了英汉/汉英笔译、口译,语言学导论等有趣的课程。翻译专业设有联络口译、交替传译、应用翻译、专题口译等课程。

Q2:商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参加的比赛有哪些?

A:“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国才杯”——英语阅读、写作、演讲比赛,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竞赛,“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韩素音翻译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竞赛,等等。

Q3:商务英语专业必备的证书有哪些?

A:英语四级、六级证书(CET4/6),英语专业四级、专业八级证书(TEM4/8),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证书(ETTBL),国际交流英语证书(TOEIC),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CATTI),等等。

Q4:如何学好商务英语专业课程?

A: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做好复习。很多专用名词是需要背诵记忆的。如果可以的话,把文章通读吃透,学习个中句法、语句,对于英语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有效利用牛津双语词典、有道翻译等,学习词汇的不同用法;每天背诵一定量的单词,定期复习、整理所学内容。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