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失败都没资格进入博物馆
作者: 陈羽豪当你逛博物馆时,常常会看到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迹或灿烂瑰丽的人类造物,但你知道吗?世界上还有这样一座博物馆,里面珍藏的全是“失败品”。当“失败品”的归宿除了储藏室、垃圾桶,还多了一处让人细细欣赏的博物馆展厅时,是不是一下子让你觉得失败也是一种财富?那么来吧,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搜罗了世界各地“失败品”的失败博物馆(Museum of Failure)。
失败的庆典
失败博物馆并不是一个嘲笑失败的地方,而是一个以轻松的方式庆祝失败的创意平台。它由心理学家赛缪尔·韦斯特于2017年创立,当然他并非“失败狂热者”,而是从创新的角度探讨为何失败是前进的重要前提。在韦斯特看来,只有失败才会给大众提供经验、教训,它们才是独一无二的。他的理念也很简单:“学习是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唯一方法”。
你或许会问:这些“失败品”有多失败?答案是,你会看到科技巨头苹果公司的失败鼠标/键盘、曾经风靡一时的谷歌眼镜、可口可乐的“新口味”产品,你还能见到各种奇特的产品,比如牙膏品牌高露洁推出的牛肉千层面、摩托品牌哈雷推出的狂野风香水等。
这些展品并不仅限于某个领域,它们涉及数码、食品、交通、医疗等多个行业。博物馆展区分为九大主题,包括“数码灾难”和“医学失误”,让人不禁感叹:“他们当时在想什么?!”每一个展区都呈现了这些失败产品背后精彩的故事,有的是因为技术不成熟,有的则是因为设计理念过于超前,还有的单纯是因为不好吃——无论原因如何,这些产品都未能在市场上生存下来。
知名的失败产品
让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展品,感受一下这些产品曾经的“高光”时刻。
铱系统:摩托罗拉曾投资50亿美元开发这个全球卫星网络,目标是为全球提供通信服务。但由于开发周期过长,最终因为价格高昂且用户体验不佳,发布一年后便宣告失败。摩托罗拉没有想到,当他们的卫星还在太空时,手机市场已经迎来了更为灵活便宜的地面通信技术。
德罗宁 DMC-12:2023年,特斯拉Cybertruck的发售可谓掀起了车界的一波浪潮,其最大的亮点就是使用了不锈钢打造车身。翻看历史,距离上一次使用不锈钢车身设计的产品已经过去40余年,那就是德罗宁DMC-12。这款车因电影《回到未来》成为科幻文化的象征,谁能想到拥有不锈钢车身和炫酷的鸥翼车门设计竟是一款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呢?然而,尽管外形充满未来感,这款车在商业上却遭遇惨败。
赛博朋克 2077:作为当时备受期待的游戏,《赛博朋克 2077》在发行时却因大量bug、运行问题和与预告不符的内容遭到口诛笔伐,尤其是在PS4版本上,游戏几乎无法正常运行,这让它成为游戏业界近年来最尴尬的失败案例之一。
锤子 T1:中国也有“荣誉上榜”的失败案例。锤子科技曾凭借创新设计引发市场期待,但因为早期供不应求、产品质量问题和物流延迟等,导致大量用户不满,最终未能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立足。
或许是“成功之母”博物馆
你可能会好奇,这样的“失败品”为何值得展示?失败博物馆的精髓在于,它并不止步于嘲笑这些尴尬时刻,而是为了传递一个更深刻的信息:创新需要失败。每一件失败产品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企业家、工程师或设计师曾经无比乐观和雄心勃勃的梦想。他们敢于挑战现状,尝试新事物,只不过这些尝试并未如愿成功。
通过参观失败博物馆,我们不仅可以了解那些不为人知的创新故事,还能了解即便如苹果、索尼这样的大公司,也会有因为错误的市场判断或不合时宜的创意而经历重大失败的事实。或许,这正是创立失败博物馆的意义所在。它提醒我们,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有无数次失败的经历。因此,与其说这是一个失败博物馆,不如称它为“成功之母”博物馆。韦斯特带着这些“失败品”走遍全球,目的就是告诉我们,失败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从失败中学习和成长。
下一次,当你面对失败时,不妨轻松一点,甚至开怀大笑!谁知道呢?你的失败或许正是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