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十八岁的全部荣光

作者: 松三

一曲《只此青绿》,带我们飞入《千里江山图》的世界。2022年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一亮相,便惊艳了无数人。翩跹舞姿绘出《千里江山图》如诗如幻的山河图景。青绿,这一山水画的传统着色手法,通过舞蹈的“活化”,摇曳流动,《千里江山图》中绵延的青绿烟波浩渺,跨越千年,向我们扑面而来。

画国画的画家,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而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却是一位十八岁的美少年——王希孟。王希孟因它青史留名,画完这幅作品不久,王希孟积劳成疾,撒手西去,年仅二十岁。《千里江山图》从此成为他留存下来的唯一一幅作品。

王希孟是谁?当时的宰相蔡京在画上题跋:“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指宋徽宗,他看出王希孟天资非常,亲自教导后,遂有《千里江山图》。历史上鲜有记载宋徽宗在艺术上指导过谁,可见王希孟天分极高。

这是一幅长达12米的长卷式青绿山水图。据说,观者若从头看到尾,需要走24步。这样一幅超长卷,却丝毫不见冗杂沉闷。在构图上,每部分均以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各部分之间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沟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巧妙地连成一体,观者移步换景,如入胜景。

《千里江山图》在气势恢宏中同时体现了北宋画院的严谨工整。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图中绘有50多座山峰、20余座山峦,其间散落的建筑有399栋屋宇、25座亭台、11座桥,还有96条船、368个人、13头牲畜、2只鹤及3群飞鸟……山峰层峦、江水烟波、屋舍村落、楼阁亭榭,细微处皆有落笔,画中人物在行旅、幽居、捕鱼、游玩,活脱脱一个江南山水世界。

王希孟以青绿为主色调描摹出锦绣山河,施色的手法却又多变,色彩或浑厚,或轻盈,间以赭色为衬,画面层次分明、光彩夺目。青绿色调主要用孔雀石、绿松石、雌黄矿等珍稀矿物颜料碾磨而成——正是因为这些颜料,保证了锦绣山河千年不褪色,将少年巨匠的全部荣光永远封存在了《千里江山图》中。

艺术家陈丹青如此评价《千里江山图》和王希孟:“不只是一幅画,更满载了一位十八岁少年的生猛、无畏和气魄。无论长几岁或小几岁,都画不出这千里江山。”因而,人们编写出一个传说,说病中的王希孟渴望再看一眼《千里江山图》,就在一刹那,王希孟“走入”了自己的画中,从此消失不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