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竹笋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是一个被竹“眷顾”的地方,竹林面积达40.2万亩,湿润的红壤及黄壤林地以及山区小气候特征,赋予了乐安竹笋鲜嫩脆爽、清香自然的美味。手剥笋鲜嫩脆爽,口味多样,是开袋即食的小零食。黑笋干鲜甜有嚼劲,佐以腊肉爆炒,就是一盘好菜。炭烤笋尖可涮火锅,可做配菜,滋味无穷。
山脉绵延、翠竹摇曳。乐安县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山林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近八成,森林覆盖率达70.23%。自然禀赋优良,竹子又是比较“霸道”的植物,生长繁殖速度较快,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竹笋种植可以“高枕无忧”“靠天吃饭”。
57岁的曾美荣是经验丰富的“老笋农”。今年春天的笋季,运用了科学水肥管理的试点竹林,出笋率远远高出普通竹林,他不由得感慨:“要想笋子多,还得靠科学管理!”
近年来,乐安县加强了与南昌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的合作,在“竹笋食品化”以及新产品开发、产业链延伸上下功夫,开发出不少竹笋新产品。2023年,江西乐安竹笋科技小院获批成立。“智囊团”扎根田间地头,帮助农户、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自古以来就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然而新鲜竹笋赏味期太短,时间成为最大的“敌人”。20多年前,陈志翔的父亲陈光华从三个土灶、两个铁锅的家庭作坊开始,率先做起竹笋加工生意。“笋二代”陈志翔跟在父亲身边学习,将眼光瞄准了海外市场。清水竹笋罐头可以很大程度保留鲜笋的脆嫩口感,成为出口的“王牌产品”。来自江西乐安这一口“春天的味道”,从深山走向全球,一慰游子乡愁。曾经的“小作坊”也成长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为持续扶持竹笋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乐安县高标准建成省内首个以竹笋为主的森林食品产业园,已经集聚本土竹笋加工企业10余家。“乐安竹笋”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全国首批“中欧互认”产品。竹笋原材料收购逐步辐射福建、浙江、湖南、云南等周边省份,形成“买全国、卖全球”的产业格局。
为了扩大“乐安竹笋”品牌知名度,推动竹笋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当地政府连续三年举办竹笋文化节、笋王争霸赛活动,成为乐安竹笋对外展示的窗口。同时,大力推动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建设,建立健全质量标识和可追溯管理制度,保护乐安竹笋产品的知识产权。
一根竹笋串起一条产业链。有了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笋农不用再担心竹笋保鲜储存问题,采收回来之后直接送到工厂,带动2万多户农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2023年,竹笋产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预计到2025年,乐安经济竹林面积将达5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2万亩。”乐安县政府副县长李荣国介绍,根据《乐安县2022—2025年竹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乐安将进一步加大竹笋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推动竹笋产业转型升级,力争2025年竹笋产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