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瓷艺术

唐白瓷艺术0

唐白瓷是以含铁量较低的瓷坯,施以纯净透亮的釉彩烧制而成。唐白瓷胎质洁白细腻、光亮美观,以其空灵玉洁、质朴典雅的品质备受世人青睐。

河南洛阳是唐白瓷文化之根的所在,唐白瓷艺术从洛阳传播到天下。隋唐时期,邢窑、巩窑和定窑生产的大量唐白瓷器皿,通过“丝绸之路”自洛阳远销至欧亚各地,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1985年,在位于今山西平陆县的唐代两京漕运中转仓的集津仓遗址,出土了多件唐白瓷瓷器,均与洛阳出土的唐白瓷瓷器造型相同。

唐白瓷烧制技艺始创、发展、传承于河洛地区,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开创了中国陶瓷制作“南青北白”的历史,被称作中国古陶瓷文化“活化石”,是中国古代优秀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瓷最早出现在汉代,隋代已开始规模化生产,至唐代达到成熟。唐代的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处于白瓷的鼎盛时期,故称“唐白瓷”。

唐白瓷以高岭土为原料,经过冲洗、粉碎、石碾、过筛、球磨、除铁、滤泥、练泥等步骤提炼而成,后经捏塑、干燥、素烧、补水、施釉、釉烧等几十道工序烧制成型。成品胎薄轻巧、质地细洁,胎骨坚实、致密,釉色细润洁白,其代表作有釉下彩花瓶系列、雕塑绘画花盘系列、浮雕壁画屏风系列等。

经宋氏窑场唐白瓷烧制技艺历代传承人的不断探索,目前形成了白瓷平面与立体相结合、国画与西画相结合、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新形态,将悠久的洛阳牡丹文化与中国古老的陶瓷工艺有机融合,研制出洛阳牡丹瓷。它以“甲天下”的洛阳牡丹为原型,通过雕塑造型、镂空捏花、装饰刻印、颜料釉色等技艺,展现瑰丽绚烂,拥有“红玉瓣、黄金蕊、琥珀枝、翡翠叶”,被誉为“永不凋谢的牡丹花”。

洛阳牡丹瓷诞生后,成为继中国“五大官窑”之后独具特色的新派艺术瓷种,延续了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开创了中国陶瓷的新纪元。同时,它丰富了牡丹文化内涵,成为传承、创新牡丹文化的重要载体。

(来源:洛阳市老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洛阳市孟津区文化馆)

上一篇: 陕北秧歌
下一篇: 中国越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