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作木雕技艺

晋作木雕技艺是山西省太原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刀法简洁大方、刚劲有力、生动传神,重视造型和形象上的细致刻画,是我国木雕技艺的重要流派之一。

晋作木雕技艺以三晋文化为创作之源,题材内容多为历史故事、晋地山河、晋商文化、民间传说等。图案设计有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丰富而有变化。设计理念新颖,蕴藏着深厚的山西文化内涵,雕刻作品以榆木、核桃木、柏木等材料为主。

晋作木雕有无画雕刻与图稿设计雕刻两类,均注重创意性和绘画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技艺手法上,晋作木雕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为构图特点,一般采用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多层叠雕等表现手法。

“非遗的明天不应该在博物馆里。”晋作木雕传承人叶尧良3月13日在“解码木雕基因·传承晋作文化”——晋作木雕技艺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表示,在传承古老雕刻文化精髓的同时,要提升晋作木雕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让其带着山西特有的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研讨会上,木雕手工艺人、爱好者与非遗传承人共同探讨晋作木雕技艺的非遗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作为晋作木雕新时代的传承人,叶尧良钻研此项技艺已有30余年,他认为,发展非遗应寻求适应新时代的方式方法。“以晋作木雕为例,可走出一条初中级培训、高级体验模式。”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项目推广科科长李明提出,除传统的师徒传承外,非遗可以多走进高校,寻求工艺美术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推广。同时可将多类别非遗项目进行融合发展,“将传统刺绣、剪纸纹样体现在木雕作品上”。

“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不要局限于行业思维,应多拓展思路。”李明说,山西是古建大省,木雕作品除宣传展览外,还可与砖雕、石雕、泥塑、彩绘等结合,形成古建产业小联盟,抱团发展。

“希望通过研讨会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讲好新时代太原非遗故事。同时推动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让‘诗’和‘远方’实现更好联结。”太原市文化馆馆长宋萍说。

(来源:中新网)

上一篇: 惠山泥人
下一篇: 乡村敲糖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