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金丝小枣
金丝小枣是河北省沧州市的独特名产。这种红枣皮薄肉厚、汁多核小,果肉呈青黄色,肉质细而脆,味道甘美。剥开后,有金黄丝牵连,吃到嘴里香甜如蜜,故被称为“金丝小枣”。金丝小枣是河北省出口的名贵果品之一,也是我国出口量最大、销往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种红枣。
沧州金丝小枣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苏秦传》记载,苏秦拜相后,曾亲赴燕国,说燕文侯曰:“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可见,早在春秋战国之时,沧州金丝小枣就广为种植了。
相传,公元1737年秋,乾隆皇帝到沧州一带巡猎,途经献县,见路边风摇枣树,果实累累,顿时喜上眉梢,上前摘枣一枚,剥开时金丝闪耀,含在口中甘如甜蜜,喜言道:“沧州自古草泽之地,然金丝小枣风味殊佳,如是者鲜矣!”
金丝小枣因风味独特,成为我国红枣中的珍品。金丝小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据科学化验分析,含糖量高达65.9%,每百克鲜枣含有维生素C300~600毫克,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无机盐、磷、钙、铁、钾、钠、镁、氯、碘和维生素等。
在我国民间早就流传这样的谚语:“五谷加小枣,胜似灵芝草。”金丝小枣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药用价值很大。
现代医学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红枣有增加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的作用。中医应用红枣治病甚为广泛,一向被视作良好的滋补品。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枣“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的记载。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认为:“大枣乃脾之果品,脾病宜食之”,并在《本草纲目》中表示大枣“善补阴阳、气血、津液、脉络、筋俞、骨髓,一切虚损无不宜之。”金丝小枣除生吃以外,以其甘美的风味常被人们用于制作各种传统的甜黏食品,如枣粽、枣年糕、枣切糕、枣花糕、龙卷糕、长寿糕、油炸糕,以及日常所食的枣饼子、枣窝头、腊八糕等,也可以用作炖品的配料。另外,还可以加工成脆枣、乌枣、蜜枣、醉枣、枣酒、枣沙石、枣醋、枣香精、枣酱、枣罐头等。在我国,红枣不仅是果品和药用食材,而且还是充饥的美食。
(来源:家乡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