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0

八公山豆腐是安徽省淮南市的一种地方传统小吃,其晶莹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成菜色泽金黄,外脆里嫩,滋味鲜美。2008年9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地理标志产品。2018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之安徽十大经典名菜。

八公山豆腐历史悠久,据《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刘安是汉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春(即今寿县),招宾客方士数千人,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八人,号称“八公”。相传在2000多年前,淮南王刘安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在八公山下用八公山泉水、黄豆和盐卤制作灵丹妙药,结果仙丹未得,却在无意中发明了豆腐,于是便称之为“八公山豆腐”。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及:“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所以,豆腐菜肴在我国居众素之上,久吃不厌。

八公山豆腐采用纯黄豆做原料,加入八公山的泉水精制而成。当地农民制作豆腐的技艺世代相传,很多人都掌握了这一好手艺,做出的豆腐细、白、鲜、嫩,受到大家的广泛欢迎。

当地将此豆腐配以笋片与虾子制成菜肴,成为历代美味。具体做法是将八公山豆腐切成见方小块,入冷水锅烧开捞起,沥干水分。炒锅烧热,下油烧至五分热时,将豆腐涂上一层淀粉糊浆,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起沥干油。锅内留油少许,下葱段、笋片、木耳、虾子、豆腐,加酒、酱油、精盐、鲜汤少许,煮沸后即用湿淀粉勾芡,熟后出锅装盘即成。

(来源:博雅特产网)

上一篇: 铜陵白姜
下一篇: 北川腊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