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用型大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系分析

作者: 张淑霞 杨晓云 张清霞 司朝光 宋永骏

苗用型大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系分析0

摘    要:以16份苗用型大白菜组合及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单株产量和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探求苗用型大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最大叶叶长、叶宽、叶柄长、叶柄宽及叶柄厚度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影响依次为最大叶叶柄宽>最大叶叶柄长>株高>叶片数>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长>最大叶叶柄厚>中心柱宽>开展度>中心柱长。回归分析中建立起最优回归方程:Y=15.157-4.666X1-9.903X3+8.315X6+66.664X7,但只有最大叶叶柄宽的偏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综上所述,在苗用型大白菜新品种培育过程中,亲本材料的最大叶叶柄宽是选育高产品种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苗用型大白菜;单株产量;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S6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871(2023)07-065-05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yield per plant and main agronomic traits of seeding-edible Chinese cabbage

ZHANG Shuxia, YANG Xiaoyun, ZHANG Qingxia, SI Chaoguang, SONG Yongjun

(Qingdao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Qingdao 266100,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The 10 major agronomy traits were analyzed by correlation analysis, path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yield per plant with 16 seedling-edible Chinese cabbage. It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eld per plant and main agronomic traits of seedling-edible Chinese cabbage.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yield per plant and maximum leaf length, leaf width, maximum leaf petiole long, petiole width, and petiole thickness reach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level; the results of path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direct effect on the yield per plant is the maximum leaf petiole width > maximum leaf petiole length > plant height > outer leaf number > maximum leaf width> maximum leaf length > maximum leaf petiole thickness > central column width > development degree > central column length. In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optimal regression model was Y=15.157-4.666X1-9.903X3+8.315X6+66.664X7. However, only the parti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the maximum leaf petiole width reached a significant level. In summary, the maximum leaf petiole width among the pro-based materials in the cultivation of new seedling-edible Chinese cabbage varietie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raising high products.

Key words: Seedling-edible Chinese cabbage; Yield per plant; Agronomy traits; Correlation analysis; Path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nsis(Lour)Olsson]作为我国主要蔬菜产品之一,长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目前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白菜的生产要求和消费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2]。近几年随着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以鲜嫩的绿叶、叶柄为产品的速生型大白菜即苗用型大白菜(也称快菜)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日渐增大,栽培面积达6000 hm2[3-4]。目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生产效益成为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市场上对新优品种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5-8]。提高作物产量一方面依靠改进栽培技术,另一方面与栽培品种本身特性即农艺性状密切相关[9-10]。近年来关于作物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国内外学者运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为作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11]。相关的研究在白菜类作物上主要集中于结球大白菜和白菜[12-13]。而苗用型大白菜因速生性强、生长期短且作物产量属于数量性状,受外界因素影响更大。因此,弄清其单株产量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品种选育效率、丰富品种类型有重要意义。

笔者以苗用型大白菜新品种选育过程中获得的新组合及对照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试验田种植,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14-15],深入分析其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旨在为其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加快新品种选育效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参试苗用型大白菜组合12个,其亲本均为引进的苗用型大白菜一代杂交种,经过多代连续自交分离育成的稳定自交不亲和系(表1)。引进4个品种,分别为玉皇快菜(青岛南北种业有限公司选育)、京研快菜4号(北京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中心选育)、莒引快菜(从莒县种子公司引进)和速生388(青岛胶研种苗有限公司选育)。

1.2 方法

试验于2021年9-11月在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试验田进行。9月7日播种于穴盘中,幼苗长至2叶1心时于9月23日定植于大田中,每个小区面积为4.9 m2,行株距为25 cm×15 cm。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40 d收获测产。收获时每小区选取5株进行株高(X1)、开展度(X2)、叶片数(叶片长度超过5 cm)(X3)、最大叶叶长(X4)、最大叶叶宽(X5)、最大叶叶柄长(X6)、最大叶叶柄宽(X7)、最大叶叶柄厚(X8)、中心柱长(X9)、中心柱宽(X10)等指标测量,并测定单株产量(Y)。

1.3 数据处理

各调查性状数据取平均值,采用Excel2010软件、DPS7.05软件和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16-17]。

2 结果与分析

2.1 苗用型大白菜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

从表2中可以看出,单株产量差异最为明显,变异系数为31.74%,单株产量最高的品种11,为170.02 g;品种1单株产量最低(51.95 g)。农艺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叶柄厚度,叶柄厚度最大的为品种11(0.85 cm),叶柄厚度最小的为品种1(0.35 cm);其次为叶柄长度,叶柄长度最大的为品种6(18.77 cm),最小的为品种1(8.05 cm);变异系数最小的为植株开展度,植株开展度为29.20~38.67 cm,变异系数为6.98%。

2.2 苗用型大白菜品种单株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3中可知,苗用型大白菜单株产量与参与调查的10个农艺性状均呈正相关。其中单株产量与最大叶叶长、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长、最大叶叶柄宽及最大叶叶柄厚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与株高、开展度、叶片数、中心柱长及宽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最大叶的各项指标的增减对于单株产量的影响最大。

2.3 苗用型大白菜品种单株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由表4可知,苗用型大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直接通径系数和间接通径系数,按其绝对值大小直接通径系数排列为最大叶叶柄宽>最大叶叶柄长>株高>叶片数>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长>最大叶叶柄厚>中心柱宽>开展度>中心柱长。直接通径系数值为正值的有最大叶叶长(0.200)、最大叶叶柄长(0.910)、最大叶叶柄宽(0.976)、最大叶叶柄厚(0.138)和中心柱宽(0.125),其中最大叶叶柄长和宽的直接通径系数数值最大且远高于其他3个性状,说明苗用型大白菜的最大叶叶柄长和宽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其他5个性状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

2.4 苗用型大白菜品种单株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多元回归分析

经过多元回归分析,将与苗用型大白菜单株产量不相关的性状去除,留下与单株产量相关的性状。其最佳回归模型为Y=15.157-4.666X1-9.903X3+8.315X6+66.664X7

由表5可知,回归方程的F值为7.529,达到极显著水平,Durbin-Watson统计量d=2.112,接近2,因此回归方程是成立的。使用该模型各个参试材料的单株产量与其实际测定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856,接近于1,说明拟合度较好。但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中只有最大叶叶柄宽的偏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在选育苗用型大白菜新品种时最大叶叶柄宽对单株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其偏相关系数为0.713,最大叶叶柄宽越大,单株产量越高。

3 讨论与结论

苗用型大白菜因具有速生、耐热耐寒性强、丰产、抗逆性强等特点,在生产上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尤其是其生长期短、茬口安排灵活,在补充绿叶菜市场供应上更具有优势,因此在大白菜育种中新品种选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作为商品化用种品种,产量是至关重要的衡量指标,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经济收益。因此在育种工作中弄清其各项性状指标对产量的影响至关重要[18-20]。作物产量是一个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受到自身遗传背景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当评价指标过少或选取不恰当时会使鉴定结果出现片面性,影响育种结果的准确性[15]。同时各性状间可能存在相关性,导致其对产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重叠性,因此对试验结果选取正确的分析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对苗用型大白菜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对其结果利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评价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在相关性分析中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测验,发现单株产量与最大叶叶长、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长、最大叶叶柄宽及最大叶叶柄厚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且为正向相关,与株高、开展度、叶片数及中心柱长和宽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在苗用型大白菜的品种选育中最大叶的各项指标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方向,指标越高,单株产量越高。但考虑到影响产量的各性状间可能存在相关或因果关系,因此将试验结果进行通径分析,比较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效应。结果显示,10个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的绝对值大小为最大叶叶柄宽>最大叶叶柄长>株高>叶片数>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长>最大叶叶柄厚>中心柱宽>开展度>中心柱长,最大叶叶柄宽和长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这与相关性的分析相符。笔者调查了10个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均对单株产量存在影响,为了确定各性状影响大小,又进行了回归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剔除了对单株产量影响不显著的性状,留下4个自变量(性状):株高、叶片数、最大叶叶柄长和最大叶叶柄宽,但只有最大叶叶柄宽的偏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表明苗用型大白菜的最大叶的各项指标是进行高产材料选择时最应关注的。这也与胡天华等[13]和赖佳等[14]在不结球白菜上的研究结果相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