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珠18号观赏南瓜的选育

作者: 黎永坚 谢河山 黄云鲜 刘文 龚衍熙 陈继敏 沈汉国

南珠18号观赏南瓜的选育0

摘    要: 南珠18号观赏南瓜是利用台湾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的商品种金天鹅,经6代自交分离筛选而成的优良自交系小果型观赏南瓜新品种。该品种长势及分枝性强,以主蔓结果为主,平均第1雌花节位30.0节,单株结果7个。果实长梨形,果皮颜色上部金黄与橙黄条纹相间,下部深绿色,有瘤状突起。平均果实纵径18.2 cm、横径9.3 cm,平均单果质量538.0 g。适合于广东地区设施栽培,2019年8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观赏南瓜; 新品种; 南珠18号; 选育

中图分类号: S64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3)07-136-04

Breeding of Nanzhu No. 18 ornamental pumpkin

LI Yongjian, XIE Heshan, HUANG Yunxian, LIU Wen, GONG Yanxi, CHEN Jimin, SHEN Hanguo

(Zhuhai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enter, Zhuhai 51900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The new small fruit ornamental pumpkin Nanzhu No. 18 ornamental pumpkin was selected from the commercial variety Golden Swan of Taiwan Nongyou Seed and Seedling Co., Ltd. via six generations of self pollination. The plant grows strongly, and has strong branching. The fruit grows on the main vine, the first female flower is in the thirtieth section, and a single plant can have 7 fruits. The fruit is prolate pear-shaped with about 18.2 cm in length , 9.3 cm in width. The pericarp with tubercular protuberance is golden alternate with orange on the upper part, and is dark green on the lower part. The average melon weight is 538.0 g. In August 2019, it had been approved by Guangdong Provincial Crop Variety Certification Committee, and it is suitable for facility cultivation in Guangdong.

Key words: Ornamental pumpkin; New cultivar; Nanzhu No. 18; Breeding

1 育种目标

观赏南瓜(Cucurbita pepo. L.)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是南瓜中的一个分支,属于南瓜的变种,主要通过自然变异加上人工选择培育而成。我国南瓜观赏文化历史久远[1],因观赏南瓜具有果小、色彩艳丽、形态多样、观赏周期长、耐贮藏等特点,近年来,一直被广泛种植于农业观光园以及各种农庄,主要栽培模式包括露地栽培模式、温室栽培模式以及盆栽模式[2],配合其艺术化种植技术[3],作为园林绿化、造景布景之用[4],受到众多市民游客的青睐;而且随着种苗繁育、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观赏南瓜走入普通家庭,成为家庭阳台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5]。观赏南瓜原产于热带地区,多属于美洲南瓜类型[6],因此我国观赏南瓜品种一般是从国外引进的,如美国、加拿大、英国等,与我国当地南瓜品种对环境的要求略有不同,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季节[7]。广东、浙江、福建、北京等地是我国较早开展观赏南瓜引种栽培的省市[8],其中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是广东省最早开展观赏南瓜引进栽培和选育的单位之一,长期开展观赏南瓜栽培选育及其艺术化展示,选育出多个观赏南瓜新品种,并围绕观赏南瓜的种植制定生产技术规程的地方标准[9]。目前广泛应用的观赏南瓜品种主要包括鸳鸯梨、奇瓜异果、福瓜、白蛋、疙瘩、佛手、瓜皮、飞碟等[10],不同品种有不同的特征特性以及栽培管理技术。本次选育目标是外形、叶片、果等观赏性状独特、观赏时间长的适合广东地区设施栽培的观赏南瓜新品种。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及特征

亲本来自台湾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商品种金天鹅(Cucurbita pepo var. ovifera),是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2012年引进的商品观赏南瓜。该品种在珠海种植表现长势中等,分枝能力一般,抗病中等。叶片绿色掌状五裂,浅裂,果实金黄色,瓶形或长梨形,果实颈部大幅度弯曲,状似优雅曲颈的天鹅。果面有粗糙的疣状突起,突起均匀。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平均发生在第22节位,雌性一般,每株平均收获商品果实9个,平均果实横径16.3 cm、纵径7.2 cm,平均单果质量465.0 g。

2.2 选育经过

南珠18号观赏南瓜是由金天鹅商品种经6代自交分离与提纯选育而成的,从自交二代性状开始分离,分离出黄色曲颈、黄色无曲颈、绿色曲颈、绿色无曲颈、黄绿色曲颈、黄绿色(上黄下绿)无曲颈等多个性状的果实;选择黄绿色(上黄下绿)无曲颈的单瓜取种种植,进行连续4代自交定向提纯,直至其性状完全稳定,不再分离(表1)。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均表现良好。该品种于2019年8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南珠18号观赏南瓜(审定号:粤审花20190032)。

3 试验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试验对照品种为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自主选育的南珠11号观赏南瓜(2017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粤审花20170007),试验地点为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金湾区平沙镇台湾农民创业园试验基地。试验分2个种植周期,周期1(秋季)为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周期2(春季)为2018年2—7月。田间品种比较试验参照《广东省农作物品种试验办法》和《广东省观赏瓜果类品种审定标准(暂行)》的《观赏瓜果类品种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行距150 cm,株距50 cm,每小区面积30 m2,每小区40株。试验结果(表2)表明,新品种与对照品种相比,观赏性状独特,主要在叶片大小、果形、果色、瘤突、单果质量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新品种平均叶长为34.1 cm、叶宽为43.4 cm;对照品种的平均叶长为26.5 cm、叶宽为28.2 cm,叶片大小显著小于新品种。在果形方面,新品种为长梨形,平均果实纵径为18.2 cm、果实横径为9.3 cm;而对照品种为扁圆球形,平均果实纵径为6.4 cm、果实横径为8.3 cm,均显著小于新品种。在果色方面,新品种为上部金黄与橙黄条纹相间,下部深绿色;对照品种为浅黄色,有10条深黄色条斑。新品种果外皮无花斑,对照品种则稀疏花斑点均匀分布。新品种与对照品种的瘤突均较少且疏散分布,其中新品种的瘤突较大,平均直径≤2.0 cm,对照品种的瘤突较小,平均直径≤0.5 cm。新品种与对照品种,在叶形、花形、花色及是否有棱沟方面没有差异。

3.2 区域试验

试验地点分别为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香洲东坑试验基地、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金湾区平沙镇台湾农民创业园试验基地、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对照品种为南珠11号观赏南瓜。试验分2个种植周期,周期1(秋季)为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周期2(春季)为2018年2—7月。区域试验参照《广东省农作物品种试验办法》和《广东省观赏瓜果类品种审定标准(暂行)》的《观赏瓜果类品种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行距150 cm,株距50 cm,每小区面积30 m2,每小区40株。

试验结果(表3)表明,新品种和对照品种在3个试验点的生育期表现基本稳定一致。新品种的平均果实生育期为95.5 d,比对照品种的88.0 d显著延长;但是新品种的平均全株生育期为133.0 d,比对照品种的142.5 d显著缩短,说明新品种相较对照品种更早获得观赏效果。新品种平均单果质量538.0 g、单株产量3.8 kg,折算成667 m2总产量为3 342.6 kg;对照品种平均单果质量95.0 g、单株产量1.9 kg,折算成667 m2总产量为1 705.4 kg,均显著低于新品种。单株坐果数方面,新品种平均为7.0个,显著少于对照品种的20.0个。新品种田间观赏期(50%以上植株果实成熟的时期),周期1从11月下旬起,周期2从5月下旬起,田间观赏期均约3个月;对照品种田间观赏期(50%以上植株果实成熟的时期)比新品种的提前,周期1从11月中旬起,周期2从5月中旬起,田间观赏期均约3个月。

4 品种特征特性

南珠18号观赏南瓜植株生长势旺盛,分枝性强。设施栽培情况下可春秋两季栽培,平均全株生育期133.0 d,其中春季栽培平均全株生育期135.0 d,秋季栽培平均全株生育期131.0 d。叶片掌状浅裂,平均叶长34.1 cm、叶宽43.4 cm。花黄色,喇叭状。平均果实生育期95.5 d,长梨形果,果色上部为金黄与橙黄条纹相间,下部为深绿色,无棱沟,表皮疏散分布少量平均直径≤2 cm的瘤突,果皮较硬;果实平均纵径18.2 cm、横径9.3 cm,平均单果质量538.0 g。田间观赏期约3个月;采后观赏期约12个月,授粉后50 d采摘可有效延长观赏期(见彩插4)。

5 栽培技术要点

南珠18号观赏南瓜适宜在广东省各地温室大棚栽培,一般采用营养袋先育苗后移栽。春季、秋季均可播种,春季一般1月底至2月初播种,可直播,也可育苗再移栽;秋季一般9月初播种,采用营养袋育苗后移栽。浸种前要将种子放于阳光下暴晒1~2 d,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好育苗时机,培育无病的壮苗,一般苗龄15~20 d。种植前下足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栽培过程中视其长势及时追肥,株距40~60 cm,行距150 cm。植株管理上,以主蔓结果为主,应及时修剪侧蔓;为使果实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在果实中熟后,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及有遮挡的叶片,把果实充分裸露出来[11]。人工授粉一般10:00前进行,摘下雄花,将花瓣和花萼去除,把雄蕊在雌花柱头上轻轻涂,使花粉粒黏附在柱头上。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综合防治病虫害,主要防治根线虫、蚜虫,白粉病及霜霉病[12]。为保证制种纯度,采用温室制种方式,授粉前1 d下午将第二天能开放的雄花和雌花套袋,开花当天上午授粉时将雄花摘下,给雌花授粉;再给授粉后的雌花套袋,并在花柄上挂牌作为标记,成熟时采摘有标记的种瓜。严格做好温室防虫工作,防止昆虫散粉,采用套袋自交,防止串粉;严格去杂,在苗期、开花期逐株检查,确保品种种性。

参考文献

[1] 李昕升,卢勇. 中国的南瓜文化遗产[J]. 地方文化研究,2016(4):58-64.

[2] 隆金凤,曾维银. 微型观赏南瓜在农业观光园中的应用模式及栽培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3): 98.

[3] 张长海.温室观赏南瓜[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

[4] 刘艳芝,朱丽梅,徐详文,等. 观赏南瓜的阳台盆栽及发展前景[J]. 中国果菜,2017,37(3): 82-83.

[5] 郝西平. 观赏南瓜阳台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7(21):146.

[6] 李新峥,周俊国. 观赏南瓜的观赏特性及其生产的发展[J]. 浙江农业科学,2006(1):91-93.

[7] 高福贤. 观赏南瓜温室栽培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2017(4):185-186.

[8] 李新峥,刘振威. 观赏南瓜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6(4): 34-36.

[9]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珠海市农业地方标准 观赏南瓜设施栽培生产技术规程:DB440400/T 58—2014[S].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2014.

[10] 运洁,闻赛男,肖瑜,等. 浅谈观赏南瓜类型及栽培管理技术[J]. 天津农林科技,2021(6): 37-38.

[11] 林沛林,王燕鹂,谢河山,等. 观赏南瓜温室栽培技术[J]. 中国瓜菜,2008,21(1): 30-31.

[12] 林沛林,李一平,王燕鹂. 温室无土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温室园艺,2009(2): 38-3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