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病毒的现场检疫和实验室检验方法研究分析
作者: 李春雨鸡新城疫,作为一种烈性、病毒性的传染病,对鸡养殖业构成了严重威胁。该病具有不间断连续发病、大面积爆发、单一发病少、感染宿主多等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增加了防控难度。病毒长期潜伏在自然环境中,更是对现场检疫和实验室检验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了深入探讨鸡新城疫的防控策略,本文着重从现场检疫与实验室检验的角度出发,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特点及致病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现场检疫的方向,并对现场检疫前调查、群体检疫、活体检疫、肉尸检疫等关键环节的要点、临床症状与剖检表现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本文还介绍了鸡新城疫实验室检验中常用的几种方法,旨在为鸡新城疫的检疫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有望提高鸡新城疫的检疫效率,为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鸡新城疫流行特征
1、鸡新城疫病原
鸡新城疫,也被称为亚洲鸡瘟,是一种高接触性的传染病,特别易感于鸡类。感染后,病鸡常出现败血症症状。此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而鸡新城疫病毒则是其病原,属于副粘病毒亚科。该病毒具有近圆形的形态,配备有囊膜和纤突,其中囊膜直径介于100~250nm之间,纤突长度大约为8nm。病毒的基因组由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构成。值得一提的是,该病毒展现出强大的生存能力。在室温环境下,病毒可以存活超过200d。而在1℃~5℃的低温环境中,其毒力甚至可以维持超过一年。然而,病毒对日光和温湿条件较为敏感,这些环境条件下病毒的生存能力会减弱。此外,病毒对常见的消毒剂如酒精、氢氧化钠和漂白粉等也相当敏感。在病毒学研究中,鸡新城疫病毒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不同毒株之间的同源性约为95%。至今,已被识别的毒株类型主要有基因7型、基因8型和F48E7型。这些研究成果为防控鸡新城疫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流行特点
鸡新城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具有高度的流行性和感染性,其传播不受季节性限制,可感染各年龄段的鸡群,但年龄超过二年的老鸡感染概率较低。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等多种途径侵入鸡体组织,其中高致病性毒株感染病鸡的死亡率较高,潜伏期通常在2~7d。鸡新城疫的病程可以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或慢性型。最急性型病鸡通常在出现轻微临床症状后突然死亡,急性型病程则持续2~5d,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3℃以上,口腔流出黏液等典型症状。而亚急性或慢性型病程较长,可持续10~20d,其临床症状与急性型较为相似,但死亡率较低,症状明显,可通过个体检疫进行辨识。鸡新城疫传染特点使其发病急骤,最急性型和急性型的死亡率高,病毒在自然环境及鸡养殖环境中长期潜伏,是鸡的头号传染病。此外,非典型新城疫的出现也呈现出多发趋势,多呈混合性感染,导致典型病变诊断价值下降。例如,鸡新城疫典型病变诊断依据的腺胃乳头出血症状,在禽流感、腺胃炎等疾病中也会出现。因此,为了提高鸡新城疫诊断的准确性和检出率,需要对其进行现场检疫与实验室检验的深度研究。通过明确该病的典型症状表现,总结出一套有效可行的检疫检验方法,有助于及时识别和控制鸡新城疫的流行,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有助于为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提供科学依据,保障鸡群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致病原因
鸡新城疫现阶段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免疫接种预防为主。高致病性新城疫发病与鸡群整体的免疫水平、鸡个体的抗病能力与健康程度,以及免疫程序、饲养管理等有关,致病原因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养鸡户接种的新城疫疫苗保护期短,保护力下降,即使接种疫苗,鸡也有感染新城疫的可能性;②首次免疫不到位,基础免疫力不足。二免或三免阶段,免疫操作不规范,或是疫苗质量较差,鸡群免疫水平参差不齐,一旦养殖环境中存在新城疫病毒,免疫水平低下的鸡率先发病,通过分泌物、排泄物向环境中大量排毒,从而导致该病在鸡群中的大面积流行;③鸡接种疫苗后,体内抗原浓度过高,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抑制抗体的生成,使得免疫失效,鸡接触病毒后发病;④新城疫为接触传播,病鸡与带毒鸡持续向环境中排毒,污染养殖设施、饮水、饲料等,致使健康鸡感染该病。此外,病毒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增加了鸡感染新城疫的概率,养殖户防不胜防,使得鸡新城疫不间断发病,增加了新城疫现场检疫与实验室检验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鸡新城疫现场检疫
1、群体现场检疫
①调查鸡群感染及免疫情况
在现场检疫询问过程中,对养殖户或养殖场的疫病记录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鸡群在过去一年内是否感染过疾病。同时,对运输、销售和屠宰环节中的鸡群,需要询问其接触史,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此外,还需关注鸡群所在位置周边2公里范围内的疫病流行情况。通过综合考量鸡群的新城疫感染史和接触史,可以对鸡群感染新城疫的风险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在免疫病况调查方面,应仔细检查新城疫疫苗的接种记录,确保鸡群已经完成了首免、二免和三免的完整接种流程,并确认其当前是否处于免疫保护期内。若发现禽场接种疫苗的过程存在不规范行为或已超出免疫保护期,应立即要求禽场重新接种疫苗。在鸡群接种疫苗后,若通过群体观察发现疑似病例,需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检查。一旦确诊为鸡新城疫,必须立即采取治疗措施,同时严禁将病鸡外售、外运或屠宰。若鸡群未感染该病,则可确认免疫效果合格。这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对于确保鸡群健康、预防和控制新城疫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②群体诊断
在进行新城疫现场群体检疫时,对于整个鸡群的临床症状观察和检查至关重要。在鸡群保持安静且不活跃的状态下,我们需要关注其精神状态,以识别出可能存在的精神不振、离群独栖的疑似病鸡。这为我们后续的检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初步线索。接下来,通过仔细观察鸡的口腔和鼻腔,我们可以检查是否有黏性分泌物的流出或附着。同时,鸡的眼睛状态也是重要的观察对象,尤其是半闭或全闭的眼睛可能与疾病有关。这些观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鸡群健康状况的直接证据。除了上述观察,我们还需对鸡群的整体健康水平进行评估。这包括观察鸡毛的光泽度、冠和肉髻的颜色以及鸡体的匀称性和强壮情况。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鸡群的整体营养状况和生活环境,为我们判断鸡群是否健康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我们还需关注鸡的姿态。是否存在头颈隐缩、翅与尾下垂、张口呼吸等现象,这些都是判断鸡群健康状态的重要参考。特别是,新城疫可能引发腹泻症状,因此,检查鸡群的粪便也是必要的步骤。通常,感染新城疫的鸡群粪便会呈现黄绿色或黄白色。在完成静态检查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动态检查。通过促使鸡群运动,我们可以观察并检查鸡的采食情况和运动情况。如果鸡群采食积极活跃、走动正常,且无麻痹、无痉挛、无异常动作等现象,这表明鸡群整体处于健康状态,感染新城疫的概率较低。总的来说,通过综合静态和动态检查,我们可以全面评估鸡群的健康状况,为新城疫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肉尸检疫
对病死鸡或是确诊的病鸡进行解剖检验,患有新城疫的病鸡会有如下典型表现,①腺胃乳头出血,有明显的红色出血点,乳头肿胀。②鼻腔、喉头、气管、嗉囊等部位有酸臭黏液。③肠腔内部有大量黏性积液,肠道淋巴结肿大,淋巴集结出血与坏死,以及还有卡他性炎症等。④直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或有条状、点状出血点,并存在渗出物。盲肠溃疡、坏死。十二指肠壁出血及溃疡。⑤肺部、心脏也会受到病毒的攻击,出现肺淤血、肺水肿,心脏有出血点。⑥气管黏膜病变,主要有增生、充血、出血。⑦肌胃角质下层出血。⑧如果是产蛋鸡,鸡卵泡发生病变,有出血的现象。⑨慢性型鸡新城疫会引起极度贫血,血液稀薄、颜色发淡。并且会累及脑部,引起急性化脓性脑炎、脑膜充血等症状。
3、鉴别诊断
在鸡新城疫的现场检疫环节,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需对多种类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包括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和禽霍乱。这些疾病的鉴别对防止误诊和提高疾病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①禽流感,尽管其症状与新城疫相似,如肿头肿脸和明显的呼噜咳嗽,但禽流感特有的冠、髯肿胀问题可作为鉴别要点。此外,禽流感剖检时可见内脏出血感染,这一表现也有助于两者的区分。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特征性表现为喉头出血和喙部流出带血黏液,同时喉头表面附有干酪样物质。这些症状与新城疫的临床表现截然不同,有助于两者的鉴别。③鸡慢性呼吸道疾病与新城疫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如气囊变化和炎性渗出物。但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程较长,发展缓慢,病死率较低,而新城疫感染后短时间内可能出现死亡病例。④禽霍乱在剖检时嗉囊充满食物,而新城疫是嗉囊充满液体和气体。此外,禽霍乱还伴有肝脏坏死点和心包处淡黄色积液等特征性表现,这些均有助于与新城疫的鉴别。通过对这些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鸡只所患疾病,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鸡新城疫实验室检验
1、实验室病毒分离检验
从病死鸡发生病变的部位提取组织,或是从病鸡的排泄物、分泌物中提取样品,组织样品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研磨,获取1∶5的混合液,然后加入青霉素与链霉素,将浓度分别调整至100IU·mL-1与1000μg·mL-1。排泄物与分泌物样品,直接放入生理盐水中,然后加入青霉素与链霉素,用量为3ml,最后去除混合液中的水分。将混合液的pH值调整至7.2,放入恒温37℃的环境下60min。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保存在4℃的环境下,维持病毒良好的毒性。完成样品处理后,采用SPF鸡胚进行分离鉴定,鸡胚日龄为10日,取上清液0.1ml直接接种在鸡胚上,培养5-7d,获取尿囊液。最后实验室检验尿囊液,确定采集的样品中有无新城疫病毒,可选择使用血清学鉴定方法。检验病毒毒株的强弱,按照1×10-6~1×10-9的浓度稀释尿囊液,将稀释后的尿囊液按照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间隔8h接种在两组鸡胚上,每组为5个鸡胚,在37℃恒温环境中孵化7d,记录鸡胚死亡时间,在70h内死亡,表明为强毒株,70h~150h之间为中等毒株,超过150h是弱毒株。
2、实验室血清学检验
①血凝抑制检验
鸡感染新城疫病毒后,病毒会分布在红细胞表面,促使其凝集,由此形成血凝抑制作用。病鸡体内新城疫病毒的浓度水平较低,不会引起红细胞凝集,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之前,先使用鸡胚培养病毒,增加获取尿囊液中病毒的浓度,然后再使用血凝抑制法进行检验。当第一次检验结果为阴性时,再将前期获取的尿囊液进行离心处理获取上清液,接种在鸡胚上进行二次培养,再次检验结果为阴性,则可作出新城疫病毒的判断。该检测方法可用于发病和未发病检疫鸡群的新城疫实验室检验。比如,对未免疫的鸡群进行现场检疫,检验结果为阳性,说明鸡群被感染,针对免疫鸡群检疫结果为阴性,结合抗体滴度,可以判断出鸡群的免疫水平。
②其他检验方法
适用于鸡新城疫血清学检验的方法较多,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检验方法:免疫组化法。采用异硫氰盐荧光素、碱性磷酸等化学物质,标记抗体后发生化学反应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以此进行抗原判断;免疫荧光检验。结合运用免疫学方法与荧光标记法,标记新城疫病毒后,对样品中的抗体进行鉴定与定位,如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查特异性蛋白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检验的特异性良好,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酶联免疫吸附法。使用鸡新城疫ELISA试剂盒进行实验室检验,检验操作简单、速度快,依靠人眼观察显色剂颜色就可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新城疫病毒,检测的敏感性好。
3、实验室分子学检验
新城疫实验室分子学检验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该检验方法不受非特异性因素的影响,在鸡新城疫实验室检查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检验速度快,结果直观呈现,从分子水平就可确定病毒,可检验培养鸡胚的尿囊液及提取病鸡的组织样品等。另一种是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引入寡核苷酸探针,对聚合酶链式反应过程中每个周期产生的产物进行可靠的检测和定量检测,是病原体检测中的一种生物科学实验技术。在鸡新城疫实验室检验中的应用,可以进行多重荧光定量检测聚合酶链反应,准确的检测出新城疫病毒毒株的强弱。
四、鸡新城疫检疫后的消毒防控
对于饲养场,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工作,确保鸡舍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前,先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垫料等污染物。然后使用3%的氢氧化钠溶液,对鸡舍内外进行彻底喷洒。同时,饲养用具如饮水器、饲料槽等也要用消毒剂进行清洗和消毒。运送鸡群的运输车辆,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车辆内外表面进行喷洒消毒,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综上所述,鸡新城疫作为一种危害性大、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严重性疫病,对于现场检疫与实验室检验的要求较高。在该病的现场检疫环节,应深度的分析该病的临床典型病症,明确肉尸剖检的典型表现,准确的区分具有相同临床症状的其它类型疾病,提高现场检疫的质量与检出率。同时在实验室检验中,积极探寻灵敏性高、实用性强的检验方法,提高鸡新城疫实验室检验的准确性,为鸡新城疫检疫及防疫工作奠定实验室检验基础保障,从而全面提高现场检疫与实验室检验的技术水平。
(作者单位:123200辽宁省彰武县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